“民情日记”,需常写常新。
在民生需求日益丰富和多元的当下,“民情日记”怎样才能第一时间跟进职工的所急所盼?又该如何实现升级蝶变,达成高效处理、效能跃升?且看枣矿集团高庄煤业“民情日记”的新变化。
(“民情专员”访民情)
今年以来,枣矿集团高庄煤业着力提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及信息化支撑水平,持续拓宽领域、拓展载体并丰富内涵,对“民情日记”进行融合升级,聚焦职工“急难愁盼”,听民声、访民意、议民事。职工件件“小事”有着落,事事关注有回应,“民情日记”已然成为解民忧的“金钥匙”。
“工广绿篱面积大,养护任务重、作业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我们党支部书记将其记在了‘民情日记’本上,随后组织‘水电队’发明制作了‘移动式喷洒’,现在干活省劲儿多了!”
“以前矿内车位少、停车难,我在‘政策咨询日’上进行了反映,没想到矿上把空余场地都利用起来,增设了70多个车位,进矿停车再也不用犯愁了!”
“天气炎热,蚊虫增多,我拨打了‘@高能365’民呼我应热线,这不,驱蚊水和杀虫剂矿上都给配齐了。‘送清凉’活动也启动了,西瓜、绿茶、西红柿都直接送到岗点呢!”
……
(开展送清凉活动)
提及该公司的各类民情民意反映通道,几名职工热烈地讨论着,并纷纷点赞。
困难职工救助、矛盾纠纷调解、情绪心理疏导、职工现实需求、便民事项办理……职工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伴随“民情日记”的领域和内涵不断拓展,其书写者也早已不再是“单打独斗”。该公司融合各类民情民意收集渠道,“线下+线上”,实现民声网络全覆盖、诉求传递零时差。
(拓展民情民意收集渠道)
他们组建起由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政工科室人员构成的兼职“民情专员”队伍,结合“政工帮保”“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以及“政策咨询日”,进宿舍、进班组、进家庭,日常走访、定向专访。基层单位打造职工说事室、红色心灵驿站、工会主席接待室等多种形式的“民情联络点”,和职工面对面交谈、近距离沟通。开通“@高能365”服务热线,实施圆梦微心愿平台,公开经理、书记电话,设立维权信箱,让职工实现“一次不跑,事事办好”。
(“民情专员”现场解决问题)
事情记于“笔”端,职工放于心间,责任扛在肩头。“民情日记”“记”是手段,“办”是目的。针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民情问题,该公司强化“代理、代诉、代办”三项职能,引导各级党组织、工会组织俯身贴近职工,当好职工代理人,积极主动予以办理,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落实,无法现场解决的形成“民情档案”台账,挂号督办。基层单位自行解决、政工帮保协调解决、职能科室研究解决、党委会议决策解决,各级组织都“动起来”,扛起为民服务责任。
(“回音墙”公示落实情况)
此外,他们还推行“民情公开、民情督办、民情反馈”三大机制,将民情问题落实列为重要监督检查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清单,建立“回音墙”、公示落实台账,随时跟踪事项进展、反馈职工满意度,将服务切实做到位。
工作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得以有效疏导与化解,职工由此拥有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