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付村煤业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四增强、四提升”形势任务要求,树立“挣工资而不是发工资”的理念,坚持考核激励市场化,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市场意识。他们聚焦“两增三降四提升”,利用“精益化考核+市场化结算”融合管理激励手段,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经营分析制度,应对当前严峻市场形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年初我们就将费用指标全面细化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责任单位,明确具体目标、责任人,实行预考核制度,并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及时纠偏、整改,并通过强化前置审批,减少材料费投入费用。1至5月份就审减金额近110万元。”该公司副总会计师、运营管理中心主任宋照峰说,他们树立“省下的就是赚来的”理念,不断增强内部市场化意识,还通过下达月度区队材料费、电费、限额费等使用指标,分项测定结算单价,费用节超直接与工资兑换,有效激励了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
(自制加工设备配件)
“材料费、电费、限额费用按月度节超奖罚兑现,其中30%与单位‘三大员’工资挂钩,个人奖罚最高不超过2000元。”该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启祥说,成本指标联挂考核,将生产成本与分管领导、专业副总师、管控科室负责人进行联挂考核。今年以来,仅材料费消耗就减少500余万元,这可是块儿“肥肉”。
他们不仅要“吃”节支降耗这块儿“肥肉”,还要在废旧物资里面“淘金子”。
在该公司机电设备制修厂,职工李琪利用拆除后的废旧工字钢,加工了井下煤仓上口篦子。他告诉记者,4月份单位兑现他300余元的奖励,这让他干得更“带劲儿”了。
(职工进行设备维修)
“我们对井下能复用的物资,直接在现场转运使用或送到地面物资超市进行循环复用、调剂使用,对经过修复、拆解能够使用的物资,交由专业区队进行处理,确保不出现一点浪费。”该公司运营管理中心物供副科长乔冠东告诉记者。
他们坚持能自修不外委、能自制不外购、能复用不发新,严格控制生产成本。1-5月份,回收物资800余万元,复用物资1000余万元,修旧物资170余万元。
该公司把形势任务教育全方位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稳定全过程,融入到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为赓续百年新枣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