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四增强、四提升”|增强“创新意识”——澎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

作者: 王亚峰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谁牵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发展的先机、赢得优势。近年来,枣矿集团高举创新大旗,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持续优化创新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加速聚集创新要素,着力释放创新潜能,使一大批先进科技创新项目竞相涌现、一大批优秀管理模式机制领跑行业、一大批实用实效的成果转化成引领企业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前,我们身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身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期,身处“赓续百年新枣矿”、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负重前行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创新发展的任务更加沉重、使命更加神圣、需求更加迫切。

百舸争流,奋楫者进。矿区广大干部职工、科技工作者唯有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先进管理和科技前沿,奋力攻坚、开拓创新,始终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始终坚持走在前列,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实现百年枣矿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要做实机制支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管理来说,先行的是制度是机制。创新能力强不强、创新热情高不高、创新效果好不好,都要依靠创新机制的支撑、保障和调动。所以抓好创新工作,首先要抓好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要立足优化顶层设计,围绕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特点,积极吸收借鉴先进制度和经验,坚持不懈地完善、做实创新工作的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评价机制、合作机制等,从宏观上锚定创新方向路径、优化创新环境保障,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上下协同、机制顺畅、保障到位、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使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想创新、真创新、乐创新,在矿区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浓厚氛围。

要做强人才支撑。“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发展人才,谁就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生命力。“赓续百年新枣矿”任重道远,更需要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支撑,既需要大张旗鼓地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领军人才、科技精英,也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深植于一线的“土专家”“草根英雄”,既需要抬头向前锻造具有高端视野、战略水平的高层“领路人”,也需要俯身向下磨砺能管好班组、带强队伍的基层“带头人”,形成“天下英才聚枣矿、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可喜局面。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不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要以“鲶鱼效应”激励人才始终保持进取和活力,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让他们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

要做宽平台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人才,都要有成长的舞台;任何创新,都要有“孵化”的平台。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是抓好创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枣矿集团高度重视研发平台建设,国家和省级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各层次的创新平台竞相涌现、遍布矿区,形成了“人才磁场”“人才洼地”,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创新平台和资源,瞄准亟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前沿科技和重点创新课题进行“军团攻关”,夺取创新工作的新突破。还要注重发挥平台的辐射和凝聚作用,着力培养创新新鲜力量,带动更多的职工投入到创新工作中来,使各类小改小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让创新从技术大拿、技术专家的个人追求,变成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事业。

要做深合作支撑。“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枣矿集团一直坚持开放性抓创新,在智能化矿山建设、安全隐患防控、煤炭产品和非煤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等诸多领域,通过引脑、引智、合作等方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实现了合作共赢、携手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好的做法,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着眼行业最尖端科技,放眼最优秀创新资源,积极探索合作攻关、联合研发的新模式、新路子、新办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上再取新突破,全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枣矿集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澎湃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