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这两条人行联络巷的联通,可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走进枣矿集团新安煤业生产技术科设计小组,设计办主任杜景林给技术人员介绍13上06工作面人行联络巷和1308人行联络巷优化设计方案带来的效益。
“每周,我们都会在这里开展施工方案优化讨论,可别小看这样讨论会,创造效益可不少呢。前段时间,我们通过集体讨论,对两条人行联络巷进行优化设计,可产出煤炭约362.6t,为矿井带来近40万元的经济效益,不仅消除了提升运输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减少了行走路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说起优化设计变化带来的好处,杜景林说,这些只是芝麻,真正的西瓜是:对316采区的设计优化、13上06工作面外段和13上09工作面设计以及21603面、21602工作面合为一个大面的设计,这几个设计方案可增加采储量10万吨以上,创效4280多万元,节约掘进成本500多万元。
(新安煤业生产技术科设计小组在研究优化工作面布局)
新安煤业秉承“优化设计是最大效益”的设计理念,如何最大限度地把优质资源应采尽采,全力挖潜安全经济可采储量?从实处领题,从关键破题。一个面一个面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研究,始终把优化生产设计、生产工艺放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去抓,不断支持和引导全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向技术要效益。
“随着13采区大槽煤剩余储量逐渐减少,倒逼着我们向边角煤柱及断层煤柱等某些构造复杂区找煤扩量。” 新安煤业总工程师董传宝说,对可采块段重新进行优化,将破解点放在316、216采区,进一步解放矿井剩余资源,最大限度地将煤炭资源的价值“吃干榨净”。
据董传宝介绍,新安煤业216采区受断层影响,布置21603及21602两个不规则工作面,两个工作面的储量仅为10.3万吨,而掘进总工程量长达2900多米,巷道工程量大,需投入5部皮带,运输系统复杂,还需搬家倒面一次,投入人员及支护材料较多,不利于生产接续。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采用“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探明断层构造,对块段巷道布置进行优化。将原21603和21602工作面合为一个大面,布置里外切眼,2部皮带运输,可采储量为12万吨,巷道全长只有1530米。通过方案优化,工作面布置较为规则,减少了加减支架频率、运输环节和搬家倒面次数,可采储量还增加了1.7万吨,创效680余万元;减少掘进进尺1370米,节约掘进成本81.5万元。
(新安煤业316采区运输巷道)
316采区是新安煤业开采16煤中长期接续开拓工程,他们对316采区原有运输系统进行了“三撤两安一改造”,彻底疏通了制约运输的“咽喉要道”。设计施工了316采区2号胶轨联络巷,采取“一巷多用”。同时,对上部巷道进行优化,减少岩巷155余米,可降低掘进成本155万元,减少炮掘工期约3个月,提前揭露16煤层,为缓解矿井接续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们还对13上06工作面外段:在原设计方案基础上,将停采线位置往外挪大约100米,即工作面继续向外推采100米,增加可采面积3956.6m2,增加可采储量约2万吨;对13上09工作面:在F2断层与原3上104煤柱运巷之间布置一不规则工作面,巷道掘进总工程量约为1000米,圈定可采储量约为7万吨。
“面对日趋减少的可采储量及紧张的生产衔接压力,我们要统筹全盘,从优化工作面设计出发,巧妙布局各采面的开采方案,确保将有限的优质资源应采尽采。”新安煤业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士奎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