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勤加学习‘充电’,提升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深入基层、俯身一线,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做挥得动臂膀、拿得起笔杆的综合性人才。”在近日付村煤业公司承办的枣矿集团“青年干部夜校”(第60期)暨基层调研座谈会上,该公司优秀青年大学生认真聆听一场精彩的授课……

(青年干部夜校)
一直以来,付村煤业公司始终坚持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立足长远、放眼全局,持续推进青年大学生培养工程,着力构建更加完善、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如何让青年优秀人才在广阔平台和精彩舞台上践行责任、实现价值,是付村煤业公司关注的一项工作重点。
“我们将所有大学生员工纳入‘琢玉工程’培养范围,进行台阶式培养,让他们到一线锻炼、在一线培养、从一线提拔,形成重点关注、精准培养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机制。”该公司党委书记胡乐菲说。

(技术交流分享)
企业发展,依靠职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有赖于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为让青年人才阶梯涌现,该公司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筑台搭梯,不断强化人才队伍管理,制定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启航计划”》等多项举措,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量身定制培养时间表和路线图,创新实施了“技术+行政”的培养模式,让每名青年大学生在生产一线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找准发展定位。
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的不断进步,付村煤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盘活人才存量,提升创新驱动力,成为做好人才培训工作的重点。作为枣矿集团主力矿井之一,也是枣矿首家通过国家级智能化验收的矿井,该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技术人员底子厚、专业性强的优势,带领青年大学生组建赋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攻关团队,全面搭建内部培训桥梁。

(青年大学生对洗选技术进行攻关)
“这台机器人已实现了对设备的巡查、检测时间、数据记录和扫查方式,通过对重点设备进行监控,将实时数据传输至监控室,以实现远程在线式操作……”在该公司洗煤厂,一项由大学生攻关团队创新研发的“轨道机器人”正在应用当中,据该团队负责人、洗煤厂技术员郭莹介绍,他们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现象,带领他们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围绕智能化洗选系统进行课题攻关,仅今年上半年郭莹团队申报的省级、行业级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各一项,完成粗煤泥回收工艺系统升级改造等创新成果3项,五小创新成果3项。
在谈到青年人才的优势时,该公司掘进、地测副总师,智能专班负责人冯飞告诉笔者,“当前青年人才的理论水平较高,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学术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所以,我们将青年人才纳入各专业智能专班队伍,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力度,进而提升矿井智能化建设水平。”

(技术人员对锚索加压泵进行优化改造)
人才之树只有精心培育才能开花结果。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不断增强优秀青年人才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此外,该公司聚焦青年人才的政治生活,大力吸纳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关心他们婚恋、住房等“关键小事”,更好地服务优秀青年人才,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我在付煤找到另一半,她也是一名优秀青年人才,感谢组织的关心。”该公司优秀青年人才赵本言说。
“在打造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要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深度挖掘培育有激情、有想法、有干劲的优秀青年人才,把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不断激活人才成长的‘一池春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该公司经理张道福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