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突破是枣矿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保持定力、以变应变、稳扎稳打,以全局的高度擘画枣矿的发展蓝图;以求实务实的作风和枣矿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担当标定转型突破、赶超跨越的行动坐标,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南泥湾、焦裕禄、亮剑“三种精神”,在转型发展的砥砺中改革创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埋头苦干,主要经济指标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成绩,探索了百年煤企转型升级之路。枣矿各媒体推出“转型突破这一年”系列报道, 回顾今年以来集团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务实奋进砥砺前行,转型突破迈出的坚实步伐,展现矿区各产业板块稳健发展的转型变化。
整体工程与零星工程“相得益彰”,安全生产与质量创建提档升级,内拓外闯攻坚创效……
翻开安撤公司2022年的成绩单,虽然没有那么亮眼,但安撤人知道,这异常艰难的一年,正是有了“内外结合、多元发展”的转型突破举措,才实现了这一年的健康平稳发展。
务实应变,来自安撤公司对自身短板的清醒认识。
优化管理杜绝“淡季”
作为专业化安撤队伍,在发展中有着不得不面对却又有些无奈的难题——“我想干不代表有活干,有活干不一定有人干。”
矿井接续时紧时松,赶上“行情”好了,“生意”一个接一个,有时会因人手不足而发愁,这是幸福的烦恼。但遇到“市场淡季”,人员往哪儿去?干什么?这些都令人发愁!
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甭想发展的事。怎么办?安撤公司盯准了两条:一是在全年生产计划大盘子的基础上,通过季度初排、月度细排、每旬一调整的方式,根据动态变化提前敲定施工计划;二是深入推进“精用工、重人均”的理念。
兵马未动,“沟通”先行。他们坚持“深入现场+动态沟通”,详细了解各矿井生产情况,把力保各矿井生产接续作为己任,根据矿井需求和施工计划,按照“工程需要什么工种、人员适合干什么活、最少人员配置”等要求,优化定岗定人定量。各项目部将工程形象进度表挂上墙,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调兵遣将,持续优化劳动组织,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顺利完成。
利用专业化安撤队伍的优势,安撤公司卯足劲干好安撤主业,2022年创出了同步在8个矿井施工10项安撤工程的历史“峰值”。
走出矿区闯市场
然而,即便如此,“空档期”仍会不可避免。安撤人深知,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必须放宽眼界、走出枣矿,向外部市场要效益。
孟夏时节,风清气爽,40名安撤干部职工精神抖擞地奔赴滕州市某地方矿井,开展“1安1撤”2项工程,标志着他们在转型突破中真正走出枣矿,迈出了外向发展的步伐。
这个“首秀”几乎是完美的。“枣矿集团安撤人员素质高、效率快、专业性强,我们愿意与这样有实力的国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会向其它矿井积极宣传推广。”工程结束,地方矿井相关领导这样评价安撤人。
他们还远赴山西,承接了太岳煤矿221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装工程。同时,该公司通过积极承揽零星工程的方式,降低“淡季”影响,特别在近期疫情封控管理期间,面对支架件无法及时到位的困难,他们固定了流动的队伍,承揽了煤机除锈、轨道铺设、支架拆解、单轨吊安装等系列零星工程。“小”活有着大作用,今年以来,他们共完成了30余项零星工程,让安撤公司在异常被动的情况下稳住了人心,保住了职工收入。
抓质量就是抓发展
“专业化队伍重在‘专业’,要在安全、工效、质量方面展现出比其他队伍更强。”这是该公司总经理郭士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质量是保障安全、提高工效的基础。该公司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模块化”管理为抓手,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和短板、根据矿井需求,列出包含电缆吊挂、设备缆线敷设、单体支护、支架安撤等9大工艺的模块化管理标准清单,形成了安撤工作面“样板房”。
他们改变以往验收过程中的自查自验,创新实施“客户参与质量管理和验收”,每一场现场会、验收会都会主动邀请矿方人员参与评分,避免了标准写的与现场干的“两张皮”现象。
他们还“自揭家丑”,通过召开反面现场会、暗点曝光分析会,实施优差单位对等奖罚、对包保科室连带处罚,倒逼责任单位、专业、科室强化管理、提升工作,把“暗点”变“亮点”、变“后进”为“先进”,力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得到了服务矿井的认可。
在转型突破中,流动作业的安撤公司,让人处处感受到活力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