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付村煤业公司主运系统监控中心,主运输系统、皮带运行、皮带异物识别视频等画面尽收眼底,12个大屏幕、37个模块小分屏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工作人员只需关注画面、操作按键,便可操控全矿主运输系统,实现了现场无人化、操作智能化。
“轻轻点一下鼠标,长达2000米的皮带就可以实现区域一键启停,可以智能识别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皮带跑偏、危险区域人员进入等异常行为,及时报警并联动控制。”该公司皮带工区调度员陈成说。
据了解,该公司主运输系统现有7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运输距离约7000米,运输系统内有13个煤仓、12台给煤机、7个水仓及沉淀池、232台电气设备、690台小型电器,战线长、设备多、管理难度大,拖住了综合运煤效率的“后腿”。
为提高主运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升智能化水平,降低运输成本,今年以来,付村煤业以创建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为契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视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主运输系统进行智能化整合和改造。
改造后,该系统具备了生产运输过程中数据精准采集、可靠传输、智能化分析等功能,满足了多维感知、实时互联、协同控制、智能预警等需求,实现全程智能化运行,达到了减人增效、降低能耗的目的,推动安全与效率的双提升。
“北翼一部机尾有大块矸石,请及时清理。”在感知异常后,系统第一时间告知了正在皮带机巡检的技术员侯宾。据了解,该系统会对皮带上出现的杂物、皮带跑偏等异常现象及时报警提醒,准确识别肉眼检测不到的盲点。
主运输系统的智能化集控运行后,实现了地面监控中心远程控制和状态显示,极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解放了人力。“工区额定编制107人,我们有时候最头疼的事就是工作量大,人员不够用。现在我们主动申请减员,解放岗位工22人,作业效率提高了20%,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该公司皮带工区区长乔东说。
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不断深入,该公司将加速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升矿井智能化计算能力,全面展现科技赋能的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