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荣誉只是代表过去,今后我们更要倍加努力!”
电力公司年度表彰会后,2021年新入职大学生职工李世雷和渠淮波相互鼓励着。仅仅入职五个多月,他们就因为表现突出,被公司授予“优秀大学生”称号。
和李世雷、渠淮波一同被表彰的还有安运分公司王烁焱、财务科殷盼盼两名往届入职的大学生职工。近年来,有50多名大学生进入电力公司工作,他们怀揣青春理想、扎根一线磨砺,已经逐步成长为电力公司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以突出表现、亮丽业绩,为电力公司“琢玉工程”建设增添生动注脚。
厚植“蜕变沃土”
从校园学子转身步入职场,每一名新入职大学生都面临着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角色转变。为让他们更快地融入企业、适应工作,电力公司争当合格的“摆渡人”,加速大学生职工的“蜕变”。
他们按专业把新入职大学生职工安排到一线相应岗位进行轮岗实习,为每人配备三名师傅,从思想、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共同帮带,为大学生职工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入职的亢瑞瑞在文兴公司轮岗实习期间,了解到电液控主控板返厂维修费用高、周期长,就主动思考解决办法。他运用专业知识,经过数十次反复尝试,攻克了主控板维修工艺,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6万余元。他本人也快速成长为文兴公司技术员,并被电力公司授予创新创效特别贡献奖。
来自四川自贡的大学生职工李世雷家庭较为困难,入职电力公司开关厂后,不仅要清还助学贷款,还要资助妹妹上学。厂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厂班子成员为他购置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感受着电力“大家庭”的温暖,李世雷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基层磨砺成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从校园踏入企业,需要从思想上引领、工作上帮助、生活上温暖,更有助于他们完成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华丽‘蜕变’。”电力公司党委书记侯梅影说。
搭建“出彩舞台”
“针对35kV和6kV开关柜门电缆进出线验电困难的问题,我提出两个解决方向……”在近日电力公司“揭榜挂帅”青年比武现场,大学生员工褚鑫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方案讲述,和他一样,参赛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电力公司立足青年岗位成才和破解实践难题相结合,通过课题攻关、技术比武、“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出彩舞台”,着力激发他们立足岗位学技能、开阔眼界搞创新的热情。
在去年中秋节前,安运分公司承接了新疆库尔勒电厂电气维修工程,得知这一消息后,新入职大学生渠淮波第一个报名赴外参“战”。在为期40多天的施工中,他白天坚守现场施工作业,晚上加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整理施工资料,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小渠不仅工作积极负责,还善于学习思考,用他的专业知识,帮助解决了很多现场难题。他参加工作时间短,但是成长很快。”工程负责人石磊的评价简洁而中肯。
电力公司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吸收30余名大学生职工参与各类课题攻关。目前已完成各类攻关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篇,完成科研创新成果28项,申请国家专利6项,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113万元。
铺就“金光大道”
推动青年人才更快淬炼为栋梁之才,日益成为“转型突破、赶超跨越”重要且紧迫的课题。电力公司围绕枣矿集团“琢玉工程”十年规划,积极为大学生职工成长成才压担子、铺路子。
电力公司领导班子与大学生职工结成“1+1”帮扶对子,通过“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谈心、“手把手”教授,加快他们的成长步伐,帮助破解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难题和困惑。
他们坚持岗位安排、提拔使用“双优先”的原则,采取专编专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将经过一线实践磨砺的优秀大学生职工,安排到能够更好施展才华、贡献智慧的重要岗位上来,为他们岗位成长成才铺就“金光大道”。
近年来,电力公司在管理人员提拔、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上,优先推荐在生产一线工作的青年人才,17名经过一线锻炼的大学生职工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的大学生职工王竞,走上尹洼运行工区技术主管后,依然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取经。计算各条线路、各变电所的负荷变化,分析系统潮流变化,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无论是变电所包保巡查,还是在施工检修工作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以所学所思所长为矿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贡献我的全部力量!”这是王竞为之奋斗的青春理想。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青年大学生职工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和扎实作风,才能在企业发展中更好的作贡献、有作为、展价值。”电力公司总经理赵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