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蒋庄煤矿这场安全警示教育日访谈打动你

作者: 尹丽君 王从祥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为用身边的事故案例教育身边的人,蒋庄煤矿在11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办“安全警示教育日专题访谈”,再次敲响每一位职工心灵深处的“警钟”——

活动现场,舞台正中央LED大屏上一顶高悬的“警钟”发人深思、令人警醒,舞台两侧分立的“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蓝色字幕突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专题片《警钟》拉开了整场活动的序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像《警钟》专题片在最后留下的七大教训与反思一样,我们要认真领会能源集团安全警示教育日启动会精神,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昨天的教训变成记在心底的敬畏,切实从事故中警醒起来,敬畏生命、敬畏安全、敬畏职责,为矿井安全发展做出贡献。”该矿党委书记雷其玉说。

当再次提及“11.3”,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我们应当如何算清事故带来的五笔账?在今后的工作中,又将如何汲取事故教训,以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带着这些问题,主持人和5位访谈嘉宾依次展开深度汇谈

“当时我的心‘咯噔’一下。”当事故亲历者,该矿综采二区副区长姚伟再次讲述事故经过时,现场观众的心也随之“咯噔”一下,“来不及多想,赶紧和工友们一起组织救援,当救援结束后,就两腿发软的瘫坐在地上,事隔多天也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感觉度日如年。”

“事故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那么事故发生之前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现场观众随着主持人的提问也在心底打起了问号。

“个别职工当时真是‘憨大胆’,工作凭侥幸,和当时的监管人员‘打游击战’。”事故亲历者、运搬工区副工长杨洋以案为鉴,认真剖析当时在职工思想层面和工作环境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其实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绞车司机能够按章作业、如果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站位……我们也不至于失去朝夕相处的工友,他们的家庭也不至于失去顶梁柱。”访谈现场,两位亲历者又想起了以往朝夕相处的工友,他们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火炭不落到谁脚上,谁都不知道疼’,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矿工兄弟们,干任何工作一定要把握好安全,学好用好新《安全生产法》,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当前美好的生活,我们坚决做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两位亲历者现场向工友们发起安全倡议。

随后,曾经的女工协管员、来自于科技环保中心的于波兰又将观众的思绪带到了另外一个场景,当她用哽咽的声音向大家讲述她在参与事故善后安抚工作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时,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找爸爸,找爸爸,我要爸爸……”台上于波兰用情讲述,台下观众用感同身受的专注目光回应,不知不觉间早已湿了眼眶。

“我也是一位父亲,听了她的讲述,让我深有感触。为了家人,我一定会遵章作业,以安全的实际行动来回应家人爱的牵挂。”该矿机运工区职工张文亮说。

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安全警示教育大会上提出“要算清安全警示教育五笔帐”,访谈现场,主持人便通过一段视频为大家算了经济账、家庭账、政治账、生命账、社会账等五笔账,每一笔账都算到了现场观众的心坎了。

 “那一组组数据,像一把无形的‘利剑’,时刻警醒着我们:安全事故不能出,更出不起!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持依法合规生产,真正学好用好新《安全生产法》,落实好‘四自’管理,增强抓安全的自觉性。同时还要严抓朴素质量标准化建设,抓实工作面内在和外在质量,实现以质保安、以质促安。”访谈嘉宾、该矿综采一区区长付清松就“安全管理过程应注意什么、防范什么、警醒什么?”给出响亮的回答。

“事故发生后,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提升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矿上也将提升运输与顶板、防灭火等作为矿安全生产的重点管控环节。”接过付清松的话茬,该矿副总工程师王跃说,“我们必须要认真接受事故教训,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严格落实专业、区队、班组、岗位等各层级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能够落实落地。”

 
 

怀着对安全、对生命的敬畏,该矿副矿长朱伟带领该矿基层区队负责人走上舞台进行了庄严的安全宣誓:“为了家庭幸福美满,为了企业长治久安,我坚决做到:吸取事故教训,牢记安全为天,担起安全责任,共筑蒋矿平安……”

铿锵的誓言表达了蒋庄人的安全生产承诺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誓言化作行动,把警示化为敬畏,遵章作业、规范作业,共同维护矿井安全稳定的大好形势。

“今天我们以安全警示日的形式,回顾反思、‘揭疤亮丑’,目的就是用沉痛的教训真正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觉,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意识,加大从严管理力度,提高安全自主管理水平,切实筑牢安全基础,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该矿矿长殷宪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