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宇刚在工作会议上提出,面对当前的发展困境,我们需要敢于担当、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李云龙式干部”,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形成实干的鲜明导向。
在田陈煤矿综采一区就有这么一个勇于“亮剑”的煤海硬汉。担任班组长22年来,他带领工友们发扬“永不服输、克难制胜”的“亮剑”精神,累计为矿井生产煤炭1400余万吨、连续实现安全生产8000余天、累计献工休400余个,在自己的那片煤海“战场”上,团结带领工友们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他就是田陈煤矿综采一区生产班班长褚福鲁。
主动请缨战难关
“徐区长、安书记,这样的情况,我们班比较有经验,让我带着弟兄们去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在一次任务分析会上,褚福鲁拍着胸脯向该矿综采一区区长徐建国、支部书记安全付“请战”。
他们将要施工的3下7115工作面是大倾角工作面,因受特殊地质构造影响,出现了歪架咬架现场,严重影响了现场安全生产,需要人工扶架。褚福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一次主动请缨,奔赴“战场”。
“褚班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身上那股子‘头拱地,向前冲’的劲头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令人敬佩!工区有什么急难险重的任务,他和他的班组总是冲在前,锻造了一支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尖兵团。”徐建国真挚地说。
这样的事在褚福鲁和他的班组身上屡见不鲜,22年来,他和工友们曾经使用薄煤层机组创出月产10.8万吨的全国纪录,创造了“吃苦耐劳、忘我工作,敢打硬拼、争创一流,舍小家、顾大局”的“531”精神;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全国首个360米上山运煤的超长综采工作面;打造了矿井第一个智能化工作面。面对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他总是刻苦钻研,以实际行动将“三减三提”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创造了一个个“赫赫战功”。
"我不上,谁上!"
“有一次过断层,落差比较大,工作面需要装顶。在我准备上去的时候,褚班长一把把我拉了回来说,这个工作危险性比较大,我来。”综采一区职工孙本华说。
争来争去,大家没有一次能争过褚福鲁。在工作面断层落差大或顶板较破碎时,工作面需要人工进行装顶维护,这一过程随时可能有悬矸危岩掉落,现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作为班组的领头羊,禇福鲁总是当仁不让、挺身而出。
“面对险重任务谁都担心,但作为班长我不上谁上,如果脏活、累活、险活,你不去,我也不去,职工怎么能信服你、拥护你,工作怎么开展?”褚福鲁说。
最脏最累的活抢着干,最难最险的地方争着去,正是这种“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工区领导和班组工友的信赖,他带领工友们探索实施了“四查四看”工作法,建立班组帮扶和激励机制,实现了“一岗多能”“操检合一”和“区域全能”技能提升目标,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杜绝了轻伤及以人身事故,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班组奠定了坚实基础。
献完青春献一生
长期的井下一线工作,让褚福鲁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不小影响。今年6月底,矿井停产放假,是难得的休息时间,他并没有陪着家人四处走走,而是住进了医院治疗他的“老毛病”。
“老褚患有慢性胃炎、椎间盘突出,我多次催促他到医院看看,他总是一托再托,说这点小毛病不能影响工作。这次放假他住了7天院,终于把病看了。我和家人担心他、心疼他,也理解他、支持他。”褚福鲁爱人动情地说。
但让妻子没想到的是,禇福鲁上午刚出院,下午就急匆匆地往矿上赶。家人想让他在家休息几天,但终究没拗过心中只有工作的老褚,细心为他包好满满一大包药品送他去上班。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把时间几乎都留给了工作,而留给家人的却少之又少,结婚快20年了,没陪爱人逛过一次街,儿子已经17岁了,没陪孩子旅过一次游。特别是在父亲病重期间,他单位、医院两头跑,没有向领导请过一天假。没有在最后时刻好好陪陪父亲,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禇福鲁说,既然选择了矿山,他便无怨无悔,作为一名矿二代,他要传承好老一辈交给他的接力棒,这是给亲人的最好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