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里煤矿,就有一个“独立团”——该矿唯一一个采煤区队综采工区,被誉为面对困难敢于“亮剑”、能打硬仗的“煤海铁军”。
今年柴里煤矿推行“一区两队”管理模式,即一个综采工区管理两个采煤队。他们按照全层级自主管理目标要求,迅速克服管理层级不清晰、劳动组织不合理等困难,努力打造自主管理标杆区队。今年,工区区长黄铜铃被评为枣矿优秀区队长,党支部书记胡珍被评为枣矿优秀党务工作者。

区长黄铜铃:困难再多也要破
“担子再重也要扛,困难再多也要破。”这是黄铜铃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
黄铜铃从事采煤工作20余年,采煤生产经验十分丰富,但“一区两队”却让他犯了难。
如何抓好劳动组织优化,打造自主管理区队?
如何抓好智能化采煤管理,提升职工整体技能水平?
为此,他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召开“务虚会”“诸葛亮会”,探讨捋清了管理思路,形成了“433”自主管理模式。
"433"自主管理模式
建立党政领导、工区管理、班组长、职工四级责任体系,明确每个层级的工作职责,划分管理人员分管范围;在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标准化建设上,跟班管理严格把控班前检查关、班中巡查关、班后复查关三道关口;在班中巡查中,充分发挥班组长、群监员、青安岗员三类人的作用,采取班组长集中查,党团员辅助查的方式,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排查,实现了生产现场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的转变,由结果达标向过程达标的转变。
黄铜铃紧紧抓住设备管理这个“牛鼻子”,对每台设备实行“机长制”包机管理,每班安设专人对设备进行隐患、故障排查,每周组织检修班和生产班骨干人员进行技术讨论,使生产班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上每周都有新进步、新突破。

支部书记胡珍:有困难找党员
“‘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名党员都要在解决职工难题、破解生产难题中锤炼‘试金石’、砥砺‘磨刀石’。”这是胡珍在党员会议上常说的话。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胡珍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持续在过硬党支部建设上下功夫,用安全、生产、经营等指标的完成情况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用职工满意度和幸福感来检验“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效果,在学史力行中彰显了一名党支部书记的时代担当。

铁军亮剑:困难面前敢出手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掉!”是该工区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
随着该矿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不规则开采在该矿已经成为常态,23下103工作面随着不断推采,切眼长度逐步增加,需要在机尾补加液压支架,确保工作面继续推采。
8月21日,23下103工作面加架“战役”如期打响,工区从两个采煤队中抽调作风顽强、经验丰富的技术大拿临时组建的加架工作小组,他们不分你我、不问彼此,为了啃下“硬骨头”共同努力。
采煤一队队长种明锋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间断进行安全巡查,提醒职工注意观察安全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自保互保;副班长李铁军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采用拉线定位的方式,实现前部运输机的快速合拢;其他人员各司其职,忙而不乱,仅用一个班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加架任务,创出矿井同等条件下最快记录,为生产赢得了17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综采工区以敢打敢拼的劲头、永不服输的“亮剑”精神,铸就了一支响当当的“铁军”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