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柴里矿下足“非常之功”查隐患、控风险

作者: 马洪庆、张震、陈福辉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20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近日,一张特殊的“安全隐患问题整改闭合单”送到了柴里煤矿综掘二区区长赵炎手中,这张闭合单的隐患排查人正是该矿矿长石海波。

连日来,该矿认真落实能源集团安全生产攻坚行动部署,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和“区块化”安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排定矿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科室管理人员“区域•点•数”检查计划,确保矿井安全监管延伸至矿井各岗位区域,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

聚焦"偏远+盲区"检查

“各级管理人员要消除经验主义思想,主动带头深入生产现场、偏远岗点查隐患、堵漏洞,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管控体系,要树立查不到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的思想。”该矿矿长石海波说。

该矿作为开采57年的老矿,井下系统错综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此,该矿将井下所有地点全部列入“区域•点•数”时控表,确保生产头面每天检查一遍、主提主运系统每旬检查一遍、主要回风巷每月检查一遍。同时,矿班子成员带头,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科室管理人员全部参加“区域•点•数”检查,并结合业务范围、专业特点分别明确检查区域、检查地点及检查次数。

“我们采取分类施策的方式,矿班子成员减少正规生产头面检查频次,重点加强了薄弱区域、薄弱时段、薄弱地点的安全监管力度。”矿安监处处长陈向晓说。

该矿还借助“智慧安监”系统,利用防爆智能手机将排查的隐患现场上传到“全层级自主管理系统”,定向推送至责任单位进行落实,并且采用“纸质+电子”双回路闭合的方式,督导隐患整改闭合,构建了快速、高效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加强"班前+班后"管控

“今天,我们班负责的23下616工作面重点是顶板管理、端头支护……”“区域•点•数”带班人员黄成东在井口班前会上强调当班安全管理重点事项。

该矿实行井口班前会制度,每天由专人将筛选的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由当班现场安监员和“区域•点•数”带班人员召集区队当班跟班人员召开井口安全班会,重点强调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隐患和安全注意事项,真正让跟班人员带着问题、带着责任下井。

“我们对‘区域•点•数’带班人员的入井升井时间、沿途行走路线都进行详细安排,所有检查点都覆盖全部生产施工系统、环节、工序,特别是区域衔接的地方明确划分责任,可以交叉重叠,但决不遗漏空项。”该矿副矿长赵新华说。

同时,要求“区域•点•数”带班人员与职工同上同下,现场参加班后会,总结当班工作,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对当班无法整改的问题交由下一班次带班人员进行复查,并拍照上传“智慧安监”平台,确保隐患问题有检查、有落实、有整改、有闭合。

拓展"监察+帮扶"服务

“我们把‘区域•点•数’检查和‘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矿班子成员带头示范,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担当除隐患、带着感情强服务,积极为职工营造本质安全的现场工作环境,确保‘以职工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落实落地。”该矿党委书记焦太记说。
他们牢固树立“检查、指导、监督、考核皆为服务”思想,要求“区域•点•数”检查人员每次下井都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带着问题下井检查,每次上、下井都要填写“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台帐”,真正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和生产难题。同时,秉持事不过夜的务实作风,在现场为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层单位提供了无时差服务。
该矿通过定期组织人员调取监控录像、全程跟踪监督、查询人员定位系统、调阅隐患问题汇报卡等手段,进一步督促检查人员改进工作作风,用心用力帮基层单位解决实际困难。

“我们将坚持安全优先于生产、优先于效益、优先于发展,下真功、下苦功、下实功把隐患排查治理到位,打赢打好安全生产攻坚战,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该矿矿长石海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