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济宁市煤矿大型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监管平台交流会在七五煤业公司召开,学习推广该公司设备管理经验。作为山东省智能化建设Ⅰ类矿井,今年以来,七五煤业公司从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职工素质三大关键维度破题,强化设备管理,发挥装备效能,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大型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安全与效率
近年来
七五煤业公司通过全面的智能化改造
实现了核心设备
从“被动维修”到“主动养护”的根本性转变

借助远程诊断预警系统,该公司对主提升机、主通风机等 41 台关键设备开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大型设备的振动、温度等关键运行数据,并为每台设备建立专属 “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状态与维护历史。

“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异常,系统便会立即发出警报,精准标注损伤部位与维护建议,第一时间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该公司机电管理部部长王凯说。
截至目前,该远程诊断系统已累计发出预警 89 次,成功处置 18 起典型故障。
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七五煤业公司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重构
在采掘、运输、洗选等关键生产环节
实现效率大幅跃升
在运输系统改造中
他们创新打造 “双智能” 体系

主运皮带 “恒运+调速” 系统通过与煤仓仓位智能联动,实现 “多煤快运、无煤停运”,避免了空转能耗,煤炭运输效率提升 25%。

“大巷电机车+采区单轨吊 +集装箱” 智能辅助运输模式,借助精准定位与视频识别技术,确保采掘所需紧急物料 “马上到”,货物运转率提升40%。

该公司副经理王健说:“通过一系列智能化改造,机电运输专业累计减少固定岗位人员 54 人,井上下机房硐室实现‘无人值守、定期巡检‘的高效管理模式。”
为打破传统岗位界限
七五煤业通过
“精准培训 + 机制创新” 的双轮驱动模式
大力培育适应智能矿山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他们推行 “操检合一” 培养模式,打破 “单位、工种、岗位” 之间的壁垒,积极实施 “一岗多责、一专多能” 素质提升计划。
目前,机电专业已有 41 人持有 “电工+操作工”“信号工+把钩工” 双证,10 人成功考取 “电工+机工+操作工” 三证,真正实现了 “停机能维护、开机会操作” 的复合型技能要求,工作效率提升 30% 以上。
该公司经理章征峰说:“七五煤业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成果向生产管理各环节渗透,以扎实的设备保障和高效的管理效能,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