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微信

人力资源视角下的降本增效策略|三河口矿业

作者: 刘涛、马传龙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1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外派掘进骨干支援兄弟单位,一年节省人工费用 1800 余万元;辅助区队自主承揽工程,累计节约成本超 200 万元;200 余名职工变身“一专多能”多面手,岗位调配效率提升 40%……在三河口矿业公司,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人力资源协同创效的生动图景。



该公司通过提升效率、协同作业、技能重塑,让 “静态人力” 转化为 “流动资本”,奏响了一曲降本增效与职工增收的和谐乐章。


效率革命:释放人力 “活水”


该公司大力推进掘进提效工程,打出 “装备升级 + 工艺优化” 组合拳,建成以大功率掘进机、胶带机自移机尾、拐弯装置等组成的快掘作业线,同步实施迎头专业化、后路协同化的高效作业系统,让掘进队伍专心掘岩、支护、出矸,后路辅助单位负责检修、供料、喷浆、运矸,密切配合、无缝衔接,实现生产与辅助效率“双提升”,让掘进效率提升近 30%,单班作业人员需求减少 4 人。



效率提升直接带来人力 “解放”。公司从中抽调 97 名技术骨干组成专业队伍,赴蒋庄煤矿、滨湖煤矿开展掘进和巷道维修支援,实现了 “人力输出” 向 “效益输入” 的转变。

协同作战:激活全员 “动能”


掘进队伍能 “走出去”,离不开后方辅助区队的 “强支撑”。该公司以内部市场化为纽带,推动辅助区队从 “被动待命” 转为 “主动创效”,通过自主承揽工程为人力资源协同 “腾挪空间”。




在 - 320 运输大巷充填加固工程中,运输区队主动竞标承揽,22 天完成原定 37 天的任务,节省费用 30 余万元;1302 工作面设备挪移时,运输、通防协同承揽,提前 5 天完成任务,为工作面按时投产赢得时间。



“自主施工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让人力资源切实‘活’起来。” 运输工区区长马峰说,这种模式让职工增收、企业增效成为现实。


技能升级:锻造创效 “尖兵”


“现在我既能操作压滤机,又能处理基础故障,收入也涨了不少!” 洗煤厂职工赵洋的成长,是该公司 “一专多能” 培养机制的鲜活案例。



针对结构性缺员和技能单一问题,他们推行 “跨岗学习 + 技能认证” 制度,实施岗点工、维修工“一人双岗” 计划,并设立 “多能奖金”。目前已有 200 余名职工通过跨岗技能考核,岗位灵活调配率提升 40%。这种 “一专多能” 的技能储备,让矿井在人员流动中始终保持高效运转,为人力资源协同提供了 “源头活水”。


“人力资源是流动的资源、创效的活水。” 三河口矿业经理刘亚运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人力资源协同,完善内部市场化机制,让 “企业降本、职工增收” 的多赢格局不断延伸,以人力杠杆撬动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