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谁?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的“超能力”,让兄弟单位频频为他们点赞?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笔者走近了他们——付村煤业综合服务队。
去年8月份,由于机构改革,原三家非煤公司122名职工组建成综合服务队。别看他们是“新兵连”,其工作服务的“朋友圈”却横跨井上、下,生产、辅助、后勤等多个领域。组建以来,出色完成矿井电液控维修,井下辅助普机的机电安装、撤除,地面工广零星房屋、地面的修理修缮等工作。刚刚成立,便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成为兄弟单位离不开的坚强后盾。

“战力值”超群的“矿山游击队”

美化亮化工程点多面广,且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综合服务队迎难而上,冲锋在前。
7000多米的巷道,10万多平方米的墙面,他们时而变身“蜘蛛侠”在百米井下“飞檐走壁”,粉刷瓷釉和乳胶漆;时而变身“美容师”,修补墙面,张贴缺失的瓷砖。此外,他们还承担着地面工广的墙面粉刷、路面修整等工程。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们加班延点、苦练内功,从一个班粉刷40米巷道,提升至150米,以超强的“战力值”亮出了能征善战的靓丽“名片”。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他们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为矿井节约了300余万元的费用。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现场会上,付村煤业以亮丽的形象成功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交流者。
“打游击”不分战场,更是24小时全天侯“在线”服务矿井生产。

既懂“移花”又会“接木”的“省钱高手”
修一次、再修一次、还能再修一次……
“我们要把企业当成家来经营,拿出‘当家理财’的劲头,把节约当成习惯,耕躬不辍、孜孜以求。”综合服务队队长杜臣告诉笔者,建队以来,他们始终坚持这种经营理念,千方百计为企业节约成本。
去年年底,因生产需要,矿上计划采购两部220型号的皮带机,要知道,一部皮带机价值200余万元,两部就得400多万元。杜臣了解到,之前有两部同型号因使用时间长、损坏严重而闲置的皮带机,到现场查看后,他顿时有了主意,“旧设备也能派上大用场,为什么不用我们的专业技术,让它们‘重生’上岗呢?”


经过与生产专业部门领导沟通协商,他们第一时间制定维修方案,并向公司领导主动请缨,承担起两部旧皮带的维修工作,通过“移花接木”、修修补补,将为公司节省400余万元的设备采购费用。
不仅如此,为不让“肥水外流”,他们持续加大“外委转内修”工作力度,与“竞争对手”抢起了“生意”。

在他们身边,每天都上演着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佳话,仅2月份,就为矿井节约115万余元的成本。

将创效做到极致的“六边形战士”
不仅会加工、能修补,还会变废为宝、“无中生有”,用智慧和汗水将创效做到极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六边形战士”。


防飘带装置是皮带机离不开的“工作搭子”,为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性能,并节约采购成本,他们创新研发“plus版”防飘带装置,利用淘汰的旧皮带机加工制作,将原来的固定式扫煤器改造成可调节、全自动式扫煤器,同时把防飘带尾部过渡支撑梁更换为托滚架,减少煤与底皮带的摩擦,进一步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为矿井节约了7.8万元的成本费用,可谓一举多赢。
百米井下用的通防设施捕尘帘,如若购进一套新的需要3.5万元。去年12月份,矿井为职工更换更衣箱,淘汰了一批旧更衣箱,在综合服务队眼中,这批旧更衣箱也有“可取之处”,他们将其底座拆除,进行拼装、焊接,再加上一些辅助材料,制作成捕尘帘,一套仅投入5000元钱,比买一套新的节约了3万元。

“勇于创新,就会为矿井经营带给更多的活力”,正是坚定这样的信念,综合服务队坚持用创新之力为矿井发展积蓄能量。

“‘能省钱、会省钱’不仅是一种专业能力,更彰显了综合服务队的担当。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推动矿井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付村煤业副经理邵长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