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调度室,我是8号洒水车,接水点水窖已用完,1178平盘采装点急需用水,请指示。”
“你好8号洒水车,通过采场监控查看,1154平盘集水坑在前两天降雨时储存了大约300立方备用水,现在请你到那里就近取水。”
随着雨季的来临,作为露天煤矿,枣矿集团内蒙古金正泰煤炭公司,一方面既要做好雨季“三防”排水,防止采场洪涝灾害;另一方面每天又需要储备大量水资源,用于夏季采场煤场的降温、降尘。两者看似矛盾,但又都直接关乎煤矿的安全生产,怎么办?
“我们把雨季‘三防’工程建设和节水用水措施相结合,既做到在下雨天能把雨水防住、排出,又要把适量的水留住利用,虽然水多了是灾害,但用好了就是‘宝’。”该公司副总经理孙丙山说。
据介绍,在今年雨季来临前,该公司突破传统思维,未雨绸缪把雨季“三防”工程和节水工程同谋划、同建设、同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将雨水利用最大化,该公司通过分析研究、测量验证,于5月中旬,分别在1154土平盘、煤区六煤底板和采场最低点九煤底板,开挖了3个总储水量约1200立方米的集水坑,用于合理收集“天上来水”。
“我们本着易储、就近的原则,把集水坑建设在采场的上、中、下3个区域,在降雨时,能最大限度收集周边雨水。当原有储水窖用水接续不上时,我们就启用这个‘备胎’应急,极大缓解了夏季采场用水压力。”该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郭瑞东说,在集水坑取水要比原接水点缩短运输距离三分之二以上。
针对煤区高温区需要全天不间断注水降温的实际,该公司在六煤底板集水坑设计位置上可谓煞费心思,经过精心测量,实现了在降雨时既能够回收雨水,当高温区注水回流时,也能实现重复利用,可谓一举两得。
“自采场集水坑使用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共收集使用雨水100余车,相当于向天‘借水’3000方,节约成本近3万元,减少因缺水影响时间30小时,生产采剥方量增加20余万方。”孙丙山说,随着雨季的到来,采场集水坑所发挥的效益将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