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面对双面充填达产难、经营成本压力大等困难挑战,岱庄煤业公司牢固树立“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意识,深化“两化融合”,强化内控管理,围绕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管理深化、节支降耗等定目标、抓突破、提效益,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年初一上手,该公司就成立了降本增效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定期讨论研究问题,逐月逐项推进活动开展。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车间现场进行成果复核验证,邀请各方面专家组成“后援团”进行项目评审。截至11月底,共完成内部承揽项目24个、自主改善项目27个,围绕77个工种的作业流程和60个作业场所的作业标准,编订了《7S定例化图册》和《标准作业指导书》。
他们以强化经营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围绕业务、工艺、生产、劳动组织、管理等方面制定精细管理模块,指导各单位在材料采购、生产组织、成本降低等精准发力,对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和内部承揽实施政策激励、经济奖励,提升内循环市场活力。
11月份以来,该公司充分利用疫情封控管理期间人员相对集中的优势,深挖内部潜力,用活内部市场,组织洗煤厂、充填工区、煤质化验、销售科4家单位职工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内部承揽开展地面工程专项整治,不仅解决了工广区域集中治理难题,而且实现了留守职工班后再创收。
在充填开采过程中,他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手动绞盘快速拖拽辅助工具,不仅提高了安全保障,而且每年创效26万余元。围绕地面充填工艺及膏体配方进行深入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建设“半地下敞口式”充填站蓄水池,将矿井水直接用于膏体充填配方,实现矿井高盐水零排放,全年可节约高盐水处理费用320余万元。
该公司深化内部协同,围绕自身需求积极在山东能源集团内部寻找合作资源,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功效提升。在洗煤厂重介技改项目中,经过集团内部协同,加强与中兴建安公司联动配合,原预排一年的工期缩短至半年完成,精煤回收率同比提高5%,系统提前运行创效约2000万元。此外,他们还通过集团内部协同,实施了副井候罐室及连廊改造、充填蓄水池建设、工广管网改造等10余项工程,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实现了降本增效。
“效益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最终落脚点,控制好成本是增长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我们不仅要多措并举抓好降本增效,更要穷尽一切办法抓好管理创效、政策创效,确保实现利润最大化。”该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