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字当头 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
青年突击队冲锋号角已经吹响,但思想上的“冰封”比市场寒冬更可怕。部分青年职工还存在“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惯性思维,抱着“省了也看不见效益”的消极心态,这些思想坚冰必须破除。枣矿青年作为企业的未来,更需正视市场行情,拿出务实举措,去创造效益利润,去克服困难局面,算清“成本账”“效益账”,认清每回收一根锚杆就减少一分材料费,每节省一度电就增加一分利润额。通过青年大讨论、成本分析会等形式,让“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深植于心,变“要我节约”为“我要创效”。
“干”字为要 生产一线锤炼过硬本领
在井下千米巷道,在设备检修车间,处处都是青年建功立业的战场。我们要组建材料回收小分队,从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对废旧锚杆、托辊、电缆钩等物资进行“地毯式”回收;成立修旧利废攻关组,让报废设备“起死回生”;建立青年责任区,对工作面两巷卫生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让青年在实战中掌握“看家本领”,既当降本“青管家”,又做增效“多面手”。
“创”字增效 智慧赋能激发青春动能
青年突击队要跳出“扫扫地、捡捡废铁”的固有模式,向技术创新要效益。组建青年创客小组,围绕设备降耗、工艺优化开展攻关;开展“五小创新”竞赛,用“金点子”破解生产难题;推广“人工智能+修旧利废”模式,建立物资共享平台。在事关安全生产、效率效益的关键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研讨、产品研发、旧物改造等活动,不搞“纸上谈兵”的论文,多用效率、效益来检验创新成果。
越是攻坚时刻,越能彰显青春担当。六十年前,“节约标兵”张思德在枣矿百里矿区树起艰苦奋斗的丰碑;今天,“31789”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正在锻造新时代青年铁军。让我们以“青”尽全力、“节”尽所“能”的拼劲,把“紧日子”过成“好日子”的奋斗诗篇,用青春热血对冲严峻的市场行情,真抓实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实干实绩,创造出“降本增效、稳量提质”的青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