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书写华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动力、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即日起,枣矿工会微信公众号开设“劳模风采”专栏。借此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让我们共同走近身边的劳动模范,致敬伟大的劳模精神。





作为分管地质测量技术的副总经理,张赛秉持拼搏实干、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紧密围绕矿井2024年度生产指标与中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张赛带领地测技术团队对采场南边帮临时到界台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地测量和精细验算,成功将煤区南北工作线延长约90米,提前释放煤炭储量约195万吨,同时减少剥离量约1100万立方米,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优化了采排场接续。
针对采场受褶皱影响区域,张赛带领技术人员实地勘察测量,决定将1166—1130台阶的土岩结合部坡面角从70°调整为45°,有效保障了工作帮台阶坡面的稳定性,确保采装作业安全。
在边帮优化设计上,张赛投入大量精力。他设计的内排土场1082平盘南部区域原压覆的六煤、八煤及九煤回收工程,分阶段实施后,多回收煤炭20余万吨。他还提出将北端帮1082道路移至南部,回收道路下压覆的煤炭,全年累计回收呆滞煤炭资源约18.7万吨,创效约7500万元,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煤炭资源。这两个方案共节约内排空间约1300万立方米,为露天煤矿采排的良性循环和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筑牢了坚实基础。





满中峰作为生产专业副总师,以身作则,每日深入采场现场,带领生产技术人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
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满中峰亲自设计制作生产设备“档案卡”,建立“一车一档”全过程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设备检测检验。全年对所有设备检测10次,运行设备检测检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他还督促施工队更新设备,使全年设备全新率超过95%,矿卡整备质量达到90吨以上,挖掘机斗容均达到4.5立方米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
高温钻孔封堵一直是露天煤矿采空区治理的难题。满中峰通过反复现场试验,在已探明的采空区采用木楔错位法对探孔底部进行卡位,并用黄土、石硝等阻燃物料回填,成功解决了探空钻孔的“烟筒效应”导致的煤炭自燃问题,使高温火区范围缩小60%。
2024年,满中峰带领专业团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成立“金正泰露天煤矿层序化精准探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小组”,运用“分阶段、递进式”采空区勘查理论,构建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精确定位”的露天煤矿地下采空区层序化精准探测技术体系,钻探效率提高4倍,成本降低40%,实现了显著的效益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