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付煤公司运搬工区机电工长孙晋凯,个不高、爱笑,这是大伙对他的第一印象。他是一名有着近40年工龄,20多年党龄的老同志,敬佩他的人很多,因为他真抓实干,用脚步丈量井下运输路线;敬畏他的人很多,因为他雷厉风行、严谨苛刻的工作作风;敬爱他的人很多,因为他身先士卒,在大巷运输中始终站在最前沿,用行动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运输不修道、等于瞎胡闹”,这是老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轨道运输安全是矿井安全命脉,是采掘用料、排矸,运设备、车皮以及人行车运行的重要保障,没有高质量的轨道,将会与安全运输“唱反调”。轨道工更是份苦差事,整天与石渣、泥水和笨重的轨道、轨枕打交道,干的是力气活,把的是毫米关。而老孙却十分珍惜这个岗位,三十多年来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练就了过硬的轨道工业务技术。
为了掌握轨道“拿弯回直”的规律和技巧,他常常苦思冥想,一遍一遍地用螺丝镐反复操练,汗水流满面颊、湿透衣服,他只随便地用系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再接着练,认真细致地摸索总结经验,正是这种吃苦耐劳、不言败的工作精神,练就出了他娴熟的“拿弯回直”技巧。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也是老孙抓质量、保安全的一个好习惯。多年的钉道工作使老孙养成了“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问一句”的良好作业习惯。去年十月的一天,老孙在南料场维护巷道,用水平尺一量,发现道口超宽2㎜。2㎜,在我们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老孙却不敢马虎,立即找来轨距拉杆器准备调过来,没有成功,最后只有大动干戈,起道并将道按600㎜的标宽重新钉道。“2㎜,就是工程质量问题,就可能导致矿车在这里频繁掉道。”一边钉道,老孙一边神色严肃的告诫一同作业的工友。
工区职工还清楚的记得有次门式起重机正常运转过程中,突然停机无法运转。他得知情况立即到配电室查停电原因,最后查明是一根难以发现的压线头螺丝松动,导致停电,他利用随身携带的螺丝刀拧紧螺丝,合上电闸,吊车又正常了起来。类似这样的问题,他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加班加点,直到把故障排除,恢复正常运行,他才离开岗位。
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这就是大家眼中的孙晋凯,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本职岗位,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矿山无限忠诚和热爱。(郜勇、高原)
在柴里煤矿选煤厂机电车间有一个机电“精英微信群”,每天都会定期更新设备性能、技术数据、保养技术等资料,有关人员通过手机可随时查阅设备性能参数,为设备包机人、班组长第一时间排除隐患故障赢得了时间。这个微信群创建人就是柴里煤矿选煤厂机电车间技术员宋军。
随着选煤厂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原有的机电车间老式脱介筛屡次发生机械故障,维护难度极大,已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一时间,成了拖累洗煤生产的“后腿”。为此,选煤厂开始实施脱介筛技术改造。施工期间,“拦路虎”出现了,新技改脱介筛在重介改造时放在了厂房六楼,安装位置必须放在四楼。由于脱介筛体型巨大,重量达13吨,施工困难。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宋军大胆提出了“楼板贯穿”技术法实施技改施工,即从六楼到四楼贯穿两层楼板,利用行车起吊下入四楼进行施工。宋军白天亲自设计部件图纸和自制加工计划,晚上加班延点进行测量、分析、验证数据可行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按照他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改施工,脱介筛技改工程一次性试车成功,技改时间由原来计划的15人施工7天缩短到3天就完成施工,每年可节约设备维修成本30万元,并保证了重介脱介效果和介质回收。
宋军常说,技术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选煤厂重介分选系统6KV高压介质泵,为3台内旋器提供临界分选煤矸石的介子流,过去每次检修时间高达14小时。为此,宋军对设备连接方式进行革新,对大泵原主料管一套阀门增加为两套,一套为调节闸门、一套为检修闸门,从根本上杜绝了检修放介质的浪费问题。不仅如此,宋军还对大泵入料管由硬连接更换为软连接,使检修时间从14小时缩短到5小时,职工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增加了有效开机时间。
“作为一线岗位的党代表,我倍感自豪,对集团公司党代会的召开充满期待和信心。”宋军说,将继续发扬持续创新的工匠精神,在企业转型突破发展中贡献全部力量。(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