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我们党走过的历史足迹,南泥湾一个普通的地方,因为精神的浇灌、作风的洗礼而成为我们党的精神谱系之一。延安时期,八路军359旅由王震率领,进驻延安以南的南泥湾,开荒种田,生产自救。359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凝结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泥湾精神,鼓舞了几代人。尤其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已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象征。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永不褪色、催人奋进的精神丰碑。
新形势呼唤新担当,新目标彰显新作为。当前,我们枣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与改革转型的关键历史节点,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每名枣矿人很有必要重温南泥湾精神,从南泥湾精神中获取披荆斩棘的奋进动力,攻坚克难,驰而不息,把南泥湾精神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动力,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规范运行,始终保持自我革新、鏖战转型的激情和锐气,全力以赴推动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高质量地完成好一切工作任务,做不辱使命、无愧于时代的新时代枣矿人。
要勇担当、敢作为、做表率。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当年的359旅,就是靠着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率先垂范的冲天干劲,完成了超乎想象的生产自救。当下,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复杂。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懂得担当,不能因为困难多了、任务复杂了、工作难度大了就浅尝辄止,畏葸不前,甚至躲工作、撂担子。要以枣矿发展大局为根本出发点,发扬“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才能干好革命”的英勇气概和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以职工切身利益为动力,勇担当、敢负责、做表率。
要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战争年代,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提高劳动效率,359旅指战员们还展开了劳动竞赛。旅供给部政委罗章是江西人,他把家乡耕种水稻的经验传授给指战员们,使南泥湾也种上了稻田。将士们的努力,更体现在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上:1941年,359旅的战士们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实现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做到了粮食和经费全部自给。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我们学习弘扬南泥湾精神,就是要多一些无私无畏,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付出奉献,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苟且空谈;多一些开拓进取,少一些因循守旧。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把担当奉献进行到底。
要艰苦创业、过紧日子。359旅部队在困难的时候,节衣缩食;在生产自给有余的时候,仍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旅首长曾向全旅发出号召:“生产要多,消费要省。”1942年以后,部队已经达到了粮食自给,还是将瓜菜、红薯、山药蛋等掺和在粮食里做“八宝饭”吃,而且每天仍然坚持吃两干一稀。从1941年起,部队基本上没有向上级领过被子。战士们被子里的棉絮,早就滚成一团团的疙瘩了,可是发下新被子时,战士们谁也不肯要,说:“哪天不打败日本鬼子,哪天就不换被子。”当下,面对当前困难和压力,要积极应对,同时也要做好承受更大困难的心理准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能等、不能靠,暂时的困难靠我们自己去化解,主动作为、想尽办法,积极利用现有资源、资产、人员、队伍,多创收创效,努力压减不必要支出,过紧日子,发扬359旅拓荒精神,闯出生路。
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党史上镌刻着的那段难忘历史;南泥湾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枣矿人,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或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我们都有责任、有必要、有义务传承和弘扬南泥湾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阻险,迈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