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田陈煤矿: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让“老矿井”焕发“新活力”

作者: 梁晓彤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4日

作为有着36年开采历史的老矿,枣矿集团田陈煤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精细管控的智慧,打出一套降本增效“组合拳”,推动矿井在逆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细管理拧紧“成本阀”

田陈煤矿将“一切成本皆可控可降”理念深植管理基因。创新推行“井下撤光、地面拾光、死角处找光”的“三光”理念,严格实施材料计划“六步审批”与“联合会审”,从源头严控投入。采掘面回撤时,一张清晰的“物资回撤管理清单”成为行动指南——设备型号、数量、去向精准记录,完工后对照清单逐一“销号”,确保物资“颗粒归仓”。仅今年上半年,该矿就成功回撤再利用物资数千件,变废为宝,创造了可观效益。

成本管控的触角进一步延伸至生产全流程。田陈煤矿将井下各工序转化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通过结算平台,采煤、掘进、选煤等环节的成本定额清晰可见。当非生产性支出逼近警戒线,系统自动亮起“黄牌”,驱动各部门迅速行动,拧紧“节流阀”。这一“算着干”的模式,成功推动成本管理从“事后算账”向“事前预警、过程管控”转型,全员成本意识蔚然成风。

技术革新锻造“效益芯”

面对深部开采的复杂挑战,田陈煤矿将科技创新作为破题利刃。在综掘一线,掘锚一体机成为矿工新“战友”。这台集截割、装载、支护、锚杆安装功能于一身的“钢铁巨臂”,实现了多工序同步运行、一次成巷。它大幅精简了作业流程,提升了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改善了临时支护环境,显著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为高效掘进奠定基石。

洗选环节的TDS智能干选系统同样功不可没。该系统如同“火眼金睛”,实时监测煤质,精准识别矸石并自动分流,在提升精煤“含金量”的同时,大幅削减无效运输成本。“我们的煤质管控如同‘量体裁衣’。”煤炭运销办公室主任王春刚形象地比喻,“紧跟市场需求,动态优化洗选方案,让每一吨煤都物尽其值。”技术引擎的强劲驱动,让田陈煤矿在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中,锻造出更硬核的市场竞争力。

全员参与激活“创效源”

在田陈煤矿,降本增效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员“大合唱”。制修厂职工发起“岗位淘金”行动,让废旧煤机截齿、H架等重获新生——仅矿车维修一项,就月均节省数万元。井下的“节约箱”、材料库的“百宝箱”,无声引导职工养成“顺手捡、随手修”的习惯,“人人都是管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成本管控的智慧更延伸至“看不见的战场”。通过专题讲座、清单管理,田陈煤矿对决策失误、沟通内耗等“隐性成本”精准亮剑。考核办负责人董红建介绍,他们建立起“红橙黄”三色风险预警机制,对设备外委、合同管理等关键流程实施专项审计,有效扎紧管理“篱笆”。显性与隐性成本的双轨管控,显著降低了矿井经营风险,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精细管理拧紧源头,技术革新锻造引擎,全员参与激活潜能——田陈煤矿这套降本增效的“组合拳”,不仅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锤炼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当节约与创新从管理要求内化为全员自觉,这座36年的老矿正以昂扬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上续写充满活力的崭新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