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村煤业公司尽管产量产能不是太高,开采比较深、系统比较复杂,却能用活‘全面对标’这个管理增值工具,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先是通过树立标杆不断提升自己,在提升的过程中又去发现新的标杆,发现新的标杆再进行对标,在对标的过程中成为标杆……”
在2023年煤炭行业标杆遴选专家评审会上,付村煤业公司标杆管理先进经验,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付村煤业公司始终秉承“扛旗夺冠站排头、对标行业争一流”理念,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7大类目标,开展全面对标一流质效提升工程,通过煤炭行业标杆中心对标管理网站平台查询,2021年,付村煤业综采机械化程度、总资产周转率、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等16项指标在全国同规模煤炭工业企业排名均位列第一,有力推动了矿井高质量发展。
探索+实践
付村煤业公司以争创“标杆煤矿”为动力,不断完善全面对标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全面对标管理的“付煤模式”。
“我们将全面对标管理列为‘一把手’工程,围绕‘四环五级’对标管理理念,构建‘12572’对标管理机制,持续提升管理内生动力和经济运行质效。”该公司副经理陈宝红说。
他们突出公司、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层级”对标责任主体,成立“七大对标专业组”,建立涵盖105项定性、定量指标的对标指标数据库,构建了科学量化、动态评价、强力执行、全员覆盖的全面对标管理体系。
为让全面对标理念深入人心,他们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对标活动,编制全面对标提升宣传手册,将典型工作和外出对标学习成果汇编成《对标课题案例库》和《外部对标备案表》,通过吸收完善,固化为矿井的管理制度。
“啥叫对标?如何去寻找标杆?对标宣传手册如同对标管理的‘扫盲’材料,手把手地教干部职工如何去开展对标工作,帮助大家增强对标意识。”该公司经营管理科副科长、对标办公室主任刘静形象地说。
全员+全过程
对标值、完成值、超欠、每月累计……在付村煤业公司的早调度会上,每天都雷打不动调度各专业对标工作情况,标杆值多少,完成多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对标改进,每天这样“晒一晒、亮一亮”,既“亮”出了各单位对标工作的亮点、短板,又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路径。
“全面对标管理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增值。”该公司副总会计师、运营管理中心主任宋照峰告诉笔者,他们主动将对标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全领域,实施对标“每日督导”“每日通报”“周例会”等制度,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推进、全域覆盖的对标格局。
该公司掘进专业创新实施“台阶式”对标创标激励政策,将创标奖励当日兑现到区队、班组和个人,曾连续5个月进尺创历史最好水平,连续两个季度登上集团公司掘进效率提升年活动“冠军宝座”。采煤专业着力打造连接井上下、衔接全煤流的高效生产格局,工作面单产水平较传统工作面提高46%,人工工效提高2倍以上。
该公司立足新领域,打造智能化管理的“新标杆”。在矿区首家通过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现场评定,打造智能化选煤“无人工厂”,荣获“行业十佳选煤厂”荣誉称号,《付煤公司基于智能化选煤厂管理的构建与实施》入选2021年度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7月份,该公司综掘一区在103上11运输巷施工中,创出了日进尺平均15米的优异成绩,最高日单进更是创出了15.9米的新纪录,该公司敲锣打鼓为“标杆”送去贺信和慰问品。
像综掘一区一样,干得好不仅被树为标杆,还能收获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有力调动了干部职工对标赶超的劲头。正是借助全面对标管理的强劲动能,该公司经营业绩不断刷新纪录、创出新水平。
该公司通过深度对标融合,全力打造以信息化、模块化、系统化“三化”管理为基础的安全“实文化”管理体系,已累计17个月实现“杜绝破皮伤、安全零事故”目标。
通过实施“‘11369’市场化+‘3773’精益化”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日分析、日对标、日改进、日提升”螺旋上升管理模式。实施“全流程”三级煤质管控,精煤回收率同比提升6%,实现结构性创效1.29亿元。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各专业借力对标管理手段,累计实现对标提升创效近2亿元。
“我们将全面对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及时调整标杆及标杆值,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在不断循环优化提升中深化对标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该公司经理张道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