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程安撤公司项目二部10余名职工在项目三部干了一阵子“临时工”后返回原单位,与此同时,三部“租借”到一部的31人也陆续分批次回到本单位。人员的一进一出,不仅实现了供需匹配,也激发了职工干劲,提升了工作效率。
与矿井其他专业不同,作为专业化安撤队伍,安撤公司承接的每项工程类型不一、变化性大,用工人数、所需工种不尽相同,按照传统的人员固定在一个单位的管理模式,难免会出现一方“用工荒”、一方“闲得慌”的不平衡现象。
专业人干专业事,专业队伍更要有专业的管理模式。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六精六提”要求,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大力推行“共享员工”模式。他们根据工程类型及施工单位需求,对人员进行临时性动态调整,实施岗位技术共享、项目部人员共享,确保合理分配兵力,实现人员配置的精简精干。
他们推进项目部、经营管理科、安全生产科“协同联动”,各项目部结合月度生产计划,根据工程类型、岗位所需等,提前排定工程各个阶段、每个岗点需要的人数和工种计划,生产、经营专业人员统筹各项目部“富余人员”,调剂所需人员和技术工种,最大化满足工程需要。
“人员‘共享’后,有力弥补了劳动力量和技术短板,让职工在最熟悉的岗位上好干活、干好活,最大化挖掘了人力资源潜力,保证了安全,也提高了效率。”项目一部经理李章勤说,他们用25人安全高效完成了某矿33上26安装工程,真正实现了减人不减效。
一直以来,面对点多、面广、人员少的实际,安撤公司积极践行“精用工、重人均、提工效、促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行“共享员工”模式,保障了各项工程高效有序推进,7月份他们高效完成“三安三撤”6项整体工程及6项小型工程,人均创效达到2.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