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地轨+天轨”无缝衔接 “电子交警+安全哨兵”同时上岗——看蒋庄煤矿如何打造智能高效辅助运输系统

作者: 尹丽君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16日

像“顺丰快递”一样,将物料从地面直接送达百米井下掘进迎头、生产头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地轨与天轨无缝衔接,省掉了原来手抬肩扛来回搬运物料的‘揪心’环节,直接一步到位,高效又快捷。”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综掘二区跟料员赵健满心欢喜地说。

让赵健赞不绝口的正是该矿精心打造的绿色、高效辅助运输系统。

(“天轨”运输打通了物料运输最后一公里)

在百米井下,辅助运输效率决定着矿井的生产效率,作为矿井生产服务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辅助运输系统是保障矿井经济效益的“黑金运输线”。曾几何时,由于井下点多面广、运输战线长,职工劳动强度大、运输效率偏低不说,且安全隐患大,是矿井安全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蒋庄煤矿再次掀起辅助运输系统革命。

“我们积极推广辅助运输系统新型技术装备和应用经验,按照能天轨不地轨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推进单轨吊系统优化,加快采掘物料运输调度绞车淘汰进程,实现直达运输和‘减岗提效’的目标。”该矿机电设备管理科主任工程师徐涛涛说。

他们不断延伸辅助运输系统辐射面,坚持迎头开拓到哪里,单轨吊就打到哪里,目前,单轨吊通车里程达5990米,大巷机车通车里程达5500米,打造了“物料高效运输圈”。

“原来,若新开拓一个迎头,光运输物料就得两天才能全部到位,现在只需一个班的时间就能全部运输到位。且原来我们一个班至少得安排4到5名跟料员才能保证生产,现在仅1名跟料员就能轻轻松松把料运。”该矿综掘二区区长惠祥利说。

惠祥利的一番今昔对比正是该矿辅助运输系统升级所带来的变化。

然而,百米井下车来车往,各条运输路线纵横交错,又该如何有效指挥井下交通,既能让它们互不干扰、各行其道,又能保证安全高效地运输各种物料和上下井人员?

(蒋庄煤矿辅助运输系统调度信息平台)

“我们利用当前比较先进的智能识别、信息无线传输、远程监控等技术,在副井井底车场及南翼轨道运输、北翼轨道运输大巷安装了水平大巷机车信集闭智能化系统,让井下大巷每一条路、每一辆车都可控、在控,构建起一张电子安全运输网络。”该矿运搬工区区长王锋说。

“红灯停、绿灯行”是地面交通人人都自觉遵守的交通法则,如今,在蒋庄煤矿百米井下也成为信集闭智能化系统指挥交通的信号灯。置身该矿宽敞明亮的井下大巷,醒目的红、绿色防爆指示灯随处可见,该往哪走一目了然。

“我们对每一辆电瓶车、矿车的实时位置、运行轨迹、分布情况等进行定位跟踪,并记录在各区域及各监测点的停留时间。”该矿运搬工区党支部书记、副区长魏春蕾告诉笔者,他们采用最先进的无线通讯配合定制的无线信号算法,实现机车的精确定位,并通过智能识别功能对车辆前方轨道双轨、前方行人、前方障碍物等进行智能识别,当其周围150米内有障碍物时,便通过车载机传播信号亮起红灯、禁止通行,犹如“电子交警”保证了行车及行人安全。

(大巷机车信集闭智能化系统犹如“电子交警”保证了行车及行人安全)

在井下需改变运输路线时,需要扳动道岔来变直道或弯道,以往都是工作人员手动扳道岔,既繁琐、费时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现在信集闭系统的“一键开合道岔”功能让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地轨+天轨”无缝衔接,“电子交警+安全哨兵”同时上岗,打通了物料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了一条智能、安全、高效、畅行的“高速路”。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