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中国煤炭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付村煤业答好经营“三问” 深挖效益之源

作者: 尹丽君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效益从哪来?工资怎么挣?成本如何控?”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每天都要思考的经营“三问”。特别是面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答好这三道“思考题”更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付村煤业给出的答案是:用好山东能源集团提出的“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体系,以契合付村煤业实际的行动践行“精益运营管控提效能”,深挖矿井效益之源,实现岗位增值、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考核细化到“最小单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每进一个机头500元,每调一个架子200元,每回收一米小线1元……”

翻开付村煤业综采三区的《“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价格管理体系、考核标准》,笔者不禁感慨:价格条目真详尽!从割煤到调架,再到合架,甚至工作结束后回收一米小线、一挂防倒绳等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都明码标价。

“价格体系是市场化、精益化的基础,我们将考核指标细化到‘最小单位’,真正体现干什么工作拿什么钱,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综采三区区长刘磊告诉笔者,他们依据这个价格体系,每天对职工的工作量、工资收入进行“日清日结”,让每名职工心里都装着一本明白账。

“同样是煤机司机,为什么这个师傅工资收入比那个师傅高?”

“市场化怎么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刘磊耐心给笔者解释,“你看6月17日早班的‘日清日结’收入表,因为他们班比计划多割一刀半煤,按照考核标准对他们班嘉奖7500元,马上就体现在他们当班的收入上。”

同样,他们对工程质量的考核验收也细化到“最小单位”,若工程质量不过关,或文明生产不达标,会以扣罚形式体现在工资分配上。

建“台阶式”奖励机制由“派活干”到“抢着干”

“祝贺蒋班长,上个月你们班创出单班进尺最好水平,这个月你们总进尺又稳居全区首位,弟兄们的收入跟着水涨船高。”隔壁班的职工对综掘一区生产二班班长蒋保领说。

“公司制定的‘台阶式’奖励机制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大家逐渐由原来的‘派活干’到现在‘抢着干’。”蒋保领介绍道。

“台阶式”奖励机制似一双“无形的手”,上一个台阶便给一个台阶的奖励,让广大职工“不用扬鞭自奋蹄”,切实尝到了“抢着干”的“甜头”,当月班组人均增收1500元。

人是企业经营工作中最关键的要素,付村煤业不断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让人人成为经营者、岗位都成创效源。

“我们将各项经营指标细化至区队、班组,着力构建‘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经营管理格局。在此基础上,我们实施价值贡献正向激励,把成本奖励兑现由最高2万元提升至5万元,对回收复用物资调整至30%进行奖励。”据付村煤业副经理邵长猛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共兑现个人回收奖励19.6万元。

舞好考核“指挥棒”提了质效降了成本

工作中,怎样确保一次成巷、一步到位、一次做到最好?现场施工中,怎么确保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产出?付村煤业的做法是:舞动考核“指挥棒”。

“底座子未打,扣500元;锚杆盘不正,扣50元;锚杆外露丝长,扣50元……”在综掘一区班组劳务单价奖罚标准中,笔者看到,每一项工程质量都有严格的考核。

同样,割一刀煤用多少乳化油?掘进一排进尺用多少锚杆、金属网等材料?每一项都有考核明细。

“我们推行‘工程质量考核+成本考核’双管齐下,干好有奖励,干不好有考核,引导职工在干好工作的同时,树立‘算账思维’,推动了各项工作质效齐升。”付村煤业业务运营中心主任贾广水说。

正如贾广水所言,通过舞动考核“指挥棒”,极大激发了职工们的“内生动力”:在123上08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大家铆足了干劲,班与班之间互创有利条件、工序与工序之间无缝衔接,创出了一个圆班平均割煤14刀、最高割煤15刀的新纪录;在设备制修厂千斤顶维修班,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该班职工创新实施“连续流”作业模式,一人可同时操作两台设备珩磨不同型号千斤顶,每天每人作业效率提升150%。

一根“考核指挥棒”,不仅提了质效,还大大降低了各项成本支出,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回收物资396万元,实现324项闲置物资再“上岗”,盘活金额270余万元。

“我们锚定经营管控目标集智聚力,深入推进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持续激发经营活力,提高效率效益,锻造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付村煤业经理侯晓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