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中国矿业报】柴里煤矿:让枯竭矿井可持续发展

作者: 刘光贤  巩志军  李贤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4日

刘光贤 巩志军 李贤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紧紧围绕“传承发扬柴里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创造资源枯竭型衰老矿井可持续发展经验模式”这一命题,把引导产业工人队伍全员创新创效作为破解课题的务实之举,聚力打造“133”全员创新创效工作体系,为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全面开启职工创新创效新赛道。

完善机制做强创新“引擎”

秉承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该矿构建了“3个4”管理模式,夯基固本,立柱架梁。

该矿坚持高点定位、高标推进、高质发展,建立组织领导、政策投入、教育培训、人才管理“四轮驱动”创新工作机制,构建矿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基层技术员、岗位技术工全员全过程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制定三年创新规划,下发年度创新要点,分解季度创新清单,做到长有规划、短有计划、近有安排。

围绕制约老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难题,该矿实施课题制认领、项目化攻坚,落实“一个难题、一套方案、一位专家、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工作举措,形成了系统化设计、清单化管理、集约化推进、常态化调度“四化攻坚”机制。

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大槽煤+充填开采+小槽煤”集约高效生产模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浅埋深、巨厚煤层分层充填开采工艺及设备研究”被列入山东能源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搭建平台做大创新“主体”

该矿坚持企业搭台、职工唱戏,让全员争当创新主角。

该矿构建以矿井智能化建设中心为引领,劳模创新工作室、专业创新工作站、青年英才俱乐部“三点”为支撑的“一核三点”创新创效平台,厚植全员创新沃土;深入开展选树一批创新领衔劳模、培育一批专业领军人物、聚集一批“草根”技术大拿、吸纳一批工程技术新锐、培养一批敏而求进有为青工“五个一批”活动,着力汇聚创新集群、建设人才高地。同时,坚持月度开展五小创新、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征集评比活动,季度开展群英擂台赛,半年开展创新成果展示,每年开展技术大比武,激发了全员创新创效活力。

近三年来,该矿表彰技术能手、创新能手139人次,87名职工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称,58项重要工艺、绝技绝活得到良好传承,6名职工获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各类创新达人、技术标兵不断涌现,“创新有为、创新有位”成为全员共识。

强化保障做优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机制保障,让智者无虑、创客无忧。

强化科技研发。该矿聚焦制约老矿可持续发展“瓶颈”,实施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设立了22个攻关课题。近三年,该矿相继投入研发资金6000余万元,围绕充填开采、大小槽煤配采、同心党建文化建设等60余个项目进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厚煤层坚硬顶板大断面巷道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强化服务保障。该矿做实做好技术指导、资金资助、跟踪服务、综合协调、设施设备、阵地建设、表彰奖励、优先政策8项支持,创新创效成果显著;探索实施的资源枯竭型矿井“双六零”管理,不仅压缩了成本费用,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强化政策激励。该矿出台创新激励10条措施,每年列出专项资金,对优秀创新项目、“五小”成果进行表彰奖励。仅2024年,该矿就对优秀创新团队、创新能手及创新成果奖励近百万元,激发了全员创新创效内生动力,形成了人人讲创新、事事重创新、处处有创新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该矿先后完成创新成果4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0余项。矿井先后荣获山东省职工创新竞赛示范企业、枣庄市全员创新企业、奚仲创新奖创新竞赛示范企业、山东能源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员创新潜质企业、全员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