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里煤矿在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把握“稳内拓外,转型突破”的战略定位,坚持把非煤产业作为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深化非煤产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推动定额管理和市场化考核向非煤企业延伸、各类优势资源向非煤主导产业聚集,以高效产能取代落后低效产能,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迈向“专精特新”发展路子,着力打造以煤为基、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格局。
“山东能源集团开展守正创新年、变革转型年、管理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我们指明了非煤产业发展新路径,我们要深化非煤企业体制改革,推动非煤主导产业聚力创效、传统项目稳进提质。通过煤与非煤产业协同共进,着力推动矿井稳健有序、高质量发展。”这是山东能源集团柴里煤矿矿长石海波聚焦山东能源集团2022年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柴里煤矿发展实际,通过多次深入调研后得出的答案。
为此,该矿在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把握“稳内拓外,转型突破”的战略定位,坚持把非煤产业作为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深化非煤产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推动定额管理和市场化考核向非煤企业延伸、各类优势资源向非煤主导产业聚集,以高效产能取代落后低效产能,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迈向“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以煤为基、煤与非煤并重的发展格局。
解放思想求突破
长期以来,非煤产业一直是柴里煤矿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存在内忧外患。内部产品和生产技术没有跳出煤的圈子,装备水平低,产品无核心技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市场竞争力小。从外部市场看,周边低水平重复产品多,同类小规模企业较多,市场重叠,竞争激烈。
“我们必须拿出新办法,用‘变革转型’的创新实践来解决非煤产业‘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柴里煤矿党委书记焦太记说。
思想决定行动,首先要纠正思想、思路层面存在的偏差,彻底摆脱传统思维模式和煤炭固有路径依赖。
为此,柴里煤矿通过深入调研,开展“解放思想、变革求新”调查问卷活动,发动群众出谋划策,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境界推动思想再解放,让思想活起来、观念新起来、发展动起来;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全层级全覆盖大讨论活动,打破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颠覆职工传统的思维和做法,增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意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派出非煤管理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切实提高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非煤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理清发展思路,凝聚广泛共识。
提高质量闯市场
“非煤产业要想发展,必须根除‘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我们把对外创收列为考核指标,鼓励非煤产业走出去闯市场。”柴里煤矿财务总监孙远征说。
走出去发展,必须要依靠特色产品。
走进柴里煤矿所属的矿山支护材料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景象。在菱形网、格宾网加工车间,职工将需加工的铁丝运到菱形网自动编织机、六角捻网机加工平台上,机器将根据所需规格型号自动进行加工。在锚固剂生产车间,工人师傅忙着将锚固剂生产所需的原料按比例配好,放入搅拌机,搅拌到规定的时间,机器自动进行充装。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矿山支护材料厂在巩固拓展已有产品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外出对标学习,不断提高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推出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抢占市场。1月,该厂实现了即产即销,全月实现产值收入163.34万元,超计划63.34万元;实现利润3.22万元,超计划0.22万元。
“我们注重能级提升,增强铸造产业创新优势,提升发展能级,引领、联动、贯通产业链,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铸造单项冠军产品,夯实产业链基础,缓解配套约束,协同推动链主产业发展。”石海波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矿认识到,要想打造出柴里煤矿铸造品牌,必须提高产品质量。
为此,该矿党政领导及铸造厂负责人多次前往山东临沂及江西等地的多家铸造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改进工艺、加强技能队伍建设,配套国内先进设备和实验室,提高了铸造产品的质量。
同时,该矿坚持扩能升级有目标,持续探究消失模生产工艺、有机脂水玻璃生产工艺等,不断完善工艺标准;坚持铸件产品有定位,深度研发专用高炉炉底耐热铸件、各类燃料、工程车辆配件等产品;坚持专业队伍有规模,选用培养与各岗位相适应的技术工,培养自己的技术管理专业队伍,形成结构形状比较复杂、要求较高的各类材质铸件的专业化生产,切实提高铸造产业发展档次。
“今年,我们推进了与浙江宝得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台湾大畏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的合作,进军高端铸件市场。”该矿铸造厂副厂长芦兴峰说。
技术创新助发展
“我们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聚焦前端补链,以匠心熔铸品质,采取有力举措突破现有瓶颈。”焦太记说。
该矿瞄定“技术关”“质量关”,聚焦“卡脖子”环节,发挥产业协同作用,缩小与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同时,该矿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加快推动质量安全标准与国家标准接轨,不断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广泛的市场应用来促进技术完善和产品成熟,积极营造有利于产品市场化推广应用的良好条件。
该矿抓住山东能源集团推广新产品的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分子托辊、新型材料车等产品的技术攻关,加大研发力度,填补市场空白。同时,结合当前的产业现状,该矿推进托辊设备、锚固剂生产线等生产设备的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促进产业规模化提档升级。
“我们还致力于加强后端延链,面向山东能源集团内外市场提高产业的相应服务能力,坚持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大力培育铸造、建筑建材、综机维修产业,提升服务市场、联动生产的能力和供需衔接水平,增强定制生产和柔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水平。”焦太记说。
未来,该矿将持续推动内外需求贯通,打通枣矿集团内外两个市场。及时捕捉最新行情动态,加大各类产品市场开拓力度,逐步打开临矿、肥矿、新矿等山东能源集团下属企业的运输支护产品市场;依托现有大修资质、人员和技术力量,开发外部液压支架精修项目,做大综修市场;以现有工程施工、新型建材生产、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依托,打造建筑装修专业化队伍,拓展外部建筑装修市场。
“我们将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精密铸造、机械加工’等主导产业,努力打造更具价值、更具活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石海波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