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中,枣矿集团坚持将法治建设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精心营造全员普法、全域守法、全面用法的法治教育大环境,有效提升了企业治理能力与合规管理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
提升站位: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
枣矿集团深刻认识到,法治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其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集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谋划、部署推进普法工作,制定了《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各单位落实、全员参与”的普法工作大格局,确保普法教育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同时,通过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建考核,实现“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地。

创新载体:提升普法教育宣传效能
枣矿集团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构建多维普法矩阵。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网站、手机 APP 等新媒体资源,精心开设普法专栏40余期,累计推送普法稿件300余篇,让法律知识“指尖可及”。线下打造“法治文化长廊”“井口普法站”等实体阵地,在矿区悬挂标语、设置宣传栏,让法律知识融入职工日常。不仅如此,还持续创新普法形式,把法治元素融入文艺创作之中,精心编排普法快板、法治诗歌、普法小品等作品。其中,七五煤业公司职工自编自演的《法典春风暖矿区》快板书,凭借朗朗上口的词句以及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巧妙地融入了法律知识;新安煤业公司的小戏小剧《新安双林传 - 防盗抢篇》,既具备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性,深受广大员工喜爱,促使法治宣传从“纸上”延伸至“现场”,走进职工内心。

精准滴灌:分层分类推进法治实践
针对不同群体,枣矿集团实施“精准滴灌”工程。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程,通过模拟法庭、合规管理沙盘推演等实践方式,切实强化依法决策能力。对于经营管理人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研讨、合规管理法务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与市场经济、企业经营、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提升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能力。同时,编制《普法手册》,将有关法规转化为漫画、短视频,利用班前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十分钟法治微课”。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车间、食堂等一线场所,宣读倡议书、设立法律咨询台,将法律知识送到职工身边,实现了普法教育“零距离”。

法治护航:筑牢维权创效坚实屏障
以法治手段破解发展难题,全力维护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枣矿集团及权属单位累计依法处理各类法律纠纷200余起,其典型案例与经验,为省内同类纠纷的化解提供了“枣矿方案”。在协同治理方面,联合枣西公安分局深入柴里煤矿、蒋庄煤矿等基层单位开展反诈骗专场宣传。与此同时,“智慧法务”平台的上线运行,更让合同管理迈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时代。通过规范合同审核、指导文本起草、强化履行跟踪,实现合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全流程化、信息化”,从源头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合规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和谐稳定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