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枣矿榜样 | 高龙:把名字刻进巷道里的“开拓者”

作者: 孙超楠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5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图片


充满朝气的脸上,驾着一副黑边眼镜,满身的书卷气息,儒雅书生。他的矿灯总在最复杂的断层带亮起,他的脚印遍布每条新掘巷道,他用13年的坚守,在漆黑的煤层中凿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他就是高庄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掘进主任工程师高龙,一个把名字刻进巷道里的“开拓者”








     断层前的“攻坚尖兵”     


党员的肩膀,就得扛最沉的担子。2024年,高庄煤业公司7308-2材料巷的掘进进度卡在了断层带上,岩层像块啃不动的“硬骨头”,进度表上的红叉一天比一天刺眼。

DSC00684.JPG


高龙只说了一句话:“我下去盯着。”那二十天,他的办公地点搬到了现场,安全帽上的矿灯成了最贴身的伙伴。凌晨三点的巷道,他跪在冰冷的底板上,用粉笔在岩壁上画炮眼图,岩尘落满肩头,像结了层霜。


“这里减一根锚杆,那里加密支护”,沙哑的声音混着风镐声,在巷道里撞出回声。党员骨干跟着他两班倒,当通过断层的信号传来,他抹了把脸,露出的牙齿在矿灯下白得发亮——那是二十天里,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抬头”。


雷打不动的“党员责任区”巡查,他总带着一把尺子。量量锚杆外露长度,摸摸喷浆平整度,“差一毫米都不行”。工友们说:高主任的眼睛比探测仪还准。这双眼睛,看透了岩层的脾气,更守住了“党建+安全”的红色防线。 




     掘进线上的“效率密码”     


3307运输巷的图纸摊在桌上时,高龙的红铅笔在拐角处画了个果断的弧线。“从这里开门,能省60米”,他敲着图纸,指腹上的老茧蹭得纸张沙沙响。

微信图片_20250915123640_96_247.jpg


这个“神来之笔”,让炮掘队少啃了60米硬岩,省下3000发雷管;综掘机不用来回“搬家”,3天工期变成了3000吨原煤。当相邻采面的煤机提前转动,队长拍着他的肩膀笑:“高工这一笔,老值钱了!” 


今年3月,断层像拦路虎似的横在面前。高龙把黑板搬到班组会议室,粉笔字写得铿锵有力:“日结日清,班班清零!”他给每个班组发了张“进度卡”,红笔标着当日目标,黑笔写着实际进尺。哪个班落后了,他带着技术员蹲在现场找原因;哪个班超了,他自掏腰包买饮料当酒庆功。









在那个季度,1727米的进尺数字背后,是高龙35个夜班的坚守,是“记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是班组竞赛墙上贴满的小红旗。


最让人振奋的是3307运输巷的“冲刺时刻”,该公司连续10天每天掘进10米,接着12天突破12米,单月280米的进尺像枚勋章,挂在巷道尽头。他摸着冰凉的岩壁,听见煤层深处传来细微的声响——那是掘进效率在“欢呼”。 




     质量场上的“较真派”     


“这浆底不平,返工!”7308-2材料巷里,高龙的声音盖过了搅拌机的轰鸣。

DSC00686.JPG


“咱掘的巷道,得经得住十年风雨。”他制定了“质量追溯制”,让每个环节都有“主人”。谁拌的料、谁振捣的、谁验收的,名字像铭牌似的刻在墙上。四次现场整改,他带着工人跪在泥水里铲掉不合格的浆体,当返工率下降30%,他拿着检测报告说:“不是我严,是安全不等人。”


7308-2材料巷成了全矿的“样板间”。巷帮平得能照见人影,锚杆间距匀得像用卡尺量过,质量问题同比下降35%,这组数字里,藏着他磨秃的37支粉笔,用坏的5把卷尺,和数不清的“吹毛求疵”。


矿灯的光束在他身后拉长,

照亮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那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乌金深处写下的赤诚。







如今,高龙仍在掘进一线奔忙。巷道向前延伸一米,他的人生就厚重一分。他说自己就是块铺路石,可在工友心里,他是劈开黑暗的掘进机,是撑起安全的支护架,是乌金巷道里,那束永远向前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