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枣矿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奋斗者——他们曾经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扎根矿山奉献光热。从绿色军营到黑色煤海,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以铁的纪律、硬的作风、拼的劲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他们中有技术创新带头人,有安全生产守护者,有急难险重冲锋手……虽岗位不同,却同样闪耀着军人本色与矿山精神交融的光芒。
为大力弘扬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矿山退役军人的风采,特推出“退伍不褪色、岗位建新功”专栏,讲述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生动故事,感受他们将军人本色融入矿山发展的动人篇章。
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最可爱的人”,聆听他们用忠诚与担当谱写的奋斗之歌,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军营里,她是保障军事通讯安全的女兵,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日复一日坚守岗位,只为守护祖国这个“大家庭”。2013年深秋,脱下军装的她站在洪村变电所设备前,看着屏幕上纵横交错的系统图,像面对从未破译的密码。

从军营到矿区,从国防绿换成工装灰,从通信女兵到运维女工,不变的是那颗守护“家”的初心。她就是中兴电气公司东山运行工区运维班职工牛媛媛。



军人的韧劲在她身上从未褪色。别人休息时,她把系统图贴在宿舍墙上反复记诵;操作间隙,拿着笔记本逐个核对设备参数。三个月后,当她独立完成35kV系统倒闸操作,所长“操作规范”的赞赏里,藏着她用掉10余个笔记本换来的成长。入职不到一年,“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的奖状就挂上了值班室的墙。

2021年,工区实施劳动组织优化,一场“无人值守”运维转型的“战役”悄然打响。得知要离开奋战8年的变电所,牛媛媛连夜整理出满满三页纸的学习计划。“智能系统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让我们更精准地守护设备。”为适应新工作,她和工友们对着远程监控平台反复演练。一次调试红外测温系统,为校准数据偏差,她顶着38度烈日记录下37组对比数据。如今,这套经她们优化的智能运维体系,让故障响应速度提升40%,年节约人力成本超80万元。
“牛媛媛工作用心,脑子里的巡视图比导航还准。”工区领导常说的这句话,藏着她近15年党龄的坚守。去年夏季暴雨天,特巡时她发现35kV避雷器有放电痕迹,完成停电措施后,第一时间冒雨处理,回到值班室时浑身湿透。疫情期间,她连续值守45天,创新“三色预警”排查法消除30余处隐蔽隐患。巡检路线图上密密麻麻的“重点关注”红圈,是她给设备“把脉”的密码,更是对矿区电网安全的承诺。

参加工作12年,“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标兵”等20余张奖状,见证着她的坚守。“每次看到矿区电网可靠运行,就像当年听到通讯线路畅通的信号一样踏实。”调试新升级的电网监控系统时,屏幕上跳动的电流曲线,早已与她胸腔里的初心、坚守12年的岗位同频共振。
从军营到矿区,变的是守护对象,不变的是“家在心中,责在肩上”的赤诚。这就是牛媛媛,用军人底色把“家”的责任,写在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