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以“创新之变”应对“发展之变”丨柴里煤矿

作者: 巩光浩、巩志军、王燕玲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徐青劳模创新工作室凝练了‘五个一’洗煤生产管理法,推行‘3211’稳灰控水质量管控模式,围绕生产质量、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来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先后完成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笔者近日走进柴里煤矿选煤厂“徐青劳模创新工作室”现任带头人、工程师王含梅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709173306.jpg

历经61年的开采,柴里煤矿资源濒临枯竭,只有改革创新,才能赋能老矿可持续发展。他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全员创新“3个4”管理体系,聚力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孵化器”

他们锚定资源枯竭型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任务,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组织领导、政策投入、教育培训、人才管理“四轮驱动”工作模式,集中专业、资源、技术优势,深入开展科技创新、课题攻关、群众性“五小”成果创新等活动。

647A6528.JPG

2024年来,征集“五小”创新成果暨群众性自主改善项目279项,组织开展职工“五小”创新成果模型制作竞赛和优秀工作法评选,对评选出的优秀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印发《“创新成就梦想”成果汇编》

微信图片_20250709173311.jpg

他们编制三年创新规划、制订年度创新要点、分解季度创新清单、明确月度创新进度,构建矿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基层技术员、岗位技术工全员全过程参与“四级联动”工作模式。今年上半年,组织全矿10个专业25个工种项目的职工技术大比武,189名参赛选手经过理论考试和现场实操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练、以练促用,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操作规范、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职工队伍。

他们落实“一个难题、一套方案、一位专家、一个专班、一抓到底”举措,形成系统化设计、清单化管理、集约化推进、常态化调度“四化攻坚”工作模式。尤其是徐青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团队人员,研发应用的基于专家模型重浮联合工艺及精煤质量控制的智能决策系统,首次将智能重选和智能浮选进行联合应用,系统应用后,综合精煤灰分波动控制在±0.15%,浮选药耗降低5%、介耗降低约4%,综合精煤回收率提高0.5%,每年多创造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709173321.jpg

他们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以党建、文化、技术、机制创新为抓手,激活全员创新意识,提升人才队伍和矿井发展“软实力”。坚持“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成立八个党建工作组,培养有创新管理、思考能力的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开展党建突破项目、党建创新成果、优秀理论文章评审表彰,形成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务实的党建工作成果。

647A6353.JPG

当前,柴里煤矿广大干部职工正以“职工创新创效工程”为总领,自动自发,开拓思维,创新突破,以“创新之变”应对“发展之变”,积极构建全员创新机制,为资源枯竭型衰老矿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