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爱岗·爱家·爱枣矿 | 《我们家的家训家风》

作者: 鹿阳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编者按:为深化“爱岗·爱家·爱枣矿”主题活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汇聚企业向上向善正能量,根据山东能源集团党委《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安排,枣矿集团微信公众号开设“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征文专栏,以普通家庭的视角,展现企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表达出以家为纽带的相濡以沫的真情,激荡起浓浓的家企情怀。

我们家的家训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出自《孟子·离娄上》一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又是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父母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家教,子女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行事的教育。《诫子书》《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都是优良家风的教诲,是形成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起点,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根基。

任何一个幸福的家庭里都会留下独特的见解,我的家中传承下来“孝、俭、勤、静”四字家训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的家人和我一生受益匪浅。

“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父亲在家排行老五,是叔伯姑姑辈中最小的孩子,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非常孝顺,平时单位工作繁忙,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我看望爷爷奶奶,一家人和和睦睦,老人家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有时爷爷奶奶想孙子了,就会托人捎口信到父母单位,父亲总会骑上他那辆“二八大梁”自行车,带着我风风火火赶回市中的家,路上捎带买些爷爷奶奶喜吃的点心,到家后一进门就直奔堂屋喊道“俺大、俺娘,您儿和孙子想二老了”。爷爷奶奶会高兴的说:“你爷俩累了吧?路上饿坏了吧?歇歇马上开饭。”吃过饭后,父亲会陪着爷爷聊一些单位的事情,爷爷则会语重心长的教育和嘱咐父亲。

而后稍歇半日,父亲便会趁天未黑前骑车带我返程,有时路上我会不解的问,为什么每个星期都要骑半天的车子去看爷爷奶奶。父亲会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儿啊,你还小,等你长大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你就明白了。”后来爷爷奶奶相继过世,父亲每每看到老人的照片都会留下眼泪,喃喃自语。长大后我才懂得其中的道理,父母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的一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记忆中,母亲在陶庄中心医院工作,有时工作忙起来就会领着我在职工食堂吃饭,食堂卖的馒头我不爱吃皮,常常是馒头拿到手后就悄悄地把皮撕掉扔在餐桌上,母亲会把我丢弃在餐桌上的馒头皮吃掉,然后严厉告诫我,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让我背诵古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母亲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勤俭持家,一直以来这个浅显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精打细算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我会继续传承下去。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父母卧室内至今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这是母亲年轻时为了让家里人能穿上合体的衣服,省吃俭用攒钱买下的。从当初她边请教边自学,到后期自己能够裁剪修改衣服,可以说是“自学成才”。至今,母亲操作缝纫机的场景仍留在脑海里,记忆犹新。那时能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是我儿时最高兴和最期待的事了。

母亲工作很忙,为了能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每天都是忙完家务等我睡着后,点着蜡烛攻读业务书籍和撰写学术论文。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通过努力,成为了科室的骨干。母亲常告诉我:“她那一代人出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她要珍惜当下,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在参加工作后通过自学,也如愿拿到大专文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我爷爷借用古人语,常常教导和叮嘱父亲的一句话。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哲理。父亲后来也常用这句话鞭策我,让我从懵懂到成熟,从无知到知性,让我懂得人生中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生活中如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会故步自封,就会丧失了成长的机会,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我定会秉承老一辈的家教家风,让崇德向善、修身养性,勤俭持家、耕读传家,忠孝廉悌、爱国敬业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