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共超前探孔10424个,累计探深508946米,探明采空区62处,全部安全处理。他们探索出的“一采空区一警示标识、一分析研判、一治理方案”是最实用的“招数”,他们就是露天煤矿的“排雷者”——枣矿集团金正泰公司采空区治理小组。
内蒙古金正泰露天煤矿是由井工煤矿技改而成,大量采空区犹如一颗颗“地雷”埋藏在地层深处,为确保露天安全开采,该公司在两年前成立了采空区治理小组,人员由生产技术骨干组成,进行超前探孔和采空区治理工作,他们“排雷”的故事由此开始……
(小组成员现场分析研判采空区情况)
治理初期,采场1142平盘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现空洞,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孙丙山接到汇报后,立即和采空区治理小组到现场查看,当看到一个近10米深的空洞时,他大发雷霆:这个采空区为什么事前没有钻探到,你们这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你们知不知道是在拿职工的生命开玩笑!
面对这次出现的问题,治理小组将图纸分析与现场实际相结合,通过细致排查找出原因、接受教训、总结经验。同时所有成员都暗下决心:采空区治理不是儿戏,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绝不让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治理工作必须确保百分之百精准、安全。
“虽然这个采空区面积不大,但爆破处理后会对周边岩层产生扰动,因此这个采空区处理时要和相邻的2个采空区一并综合考虑,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处理后安全系数也更加有保障。”作为治理小组组长、生产技术科科长的郭瑞东,经常在现场和大家面对面探讨措施方案。通过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来集思广益,郭瑞东常说:“存在争议不怕,说明大家都在想这个事,所有的建议都具有参考性,我们会敲定一个最佳方案进行施工。”
(测量探孔记录数据)
治理小组始终坚持现场盯靠管控和动态监督检查,把好采空区治理的安全关。作为采空区治理小组成员,生产技术科副科长褚夫征不仅要做好采空区各项内页资料,还要解决采空区现场处理的各种问题。他始终秉持细心的态度和责任心做好采空区治理工作。
去年临近中秋的一天,褚夫征拿着采空区分析图直奔二采区1106平盘,和施工钻探人员一起对照图纸,对30号采空区进行分析研判。
“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和实地计算、测量、标识,我认为还需要在30号采空区周边再补打21个钻孔,以便更准确地摸清采空区的走向、范围、采空高度。”褚夫征说出自己想法,大家商议后,马上调来了5台钻机同时进行钻探作业。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施工,上午11点,21个探孔全部钻探完毕,总钻探深度达604米,详细地摸清了30号采空区的范围及情况,为下一步爆破处理提供了扎实的数据。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超前钻探)
采空区治理工作的前提是超前钻探,超前钻孔的坐标放点、孔深测量、钻孔间距等工作成效,直接影响采空区的分析和处理结果。小组成员、采剥工区技术员常达,每天工作在超前钻孔一线。
“天黑了,你怎么还下采场啊?”
“刚才钻机师傅打电话说下午补打探孔的位置,探到了一个6米深的空洞,需要在周边布置新的钻孔进行补探,我下去看看。”常达拿着仪器边走边说。
“明天去不行吗,这个点天都黑了,再说已经下班了。”
“不行啊,这个区域明天下午爆破,明天再补探,时间上来不及,会影响采剥生产。”
采空区往往伴随着高温区,对高温区爆破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先给探孔灌水降温,温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爆破。
“经测量这个探孔温度还差5°C符合爆破要求,继续灌水不能停,否则爆破作业必须推迟。”小组成员、生产技术科技术员唐天宝每天在现场监测探孔情况,他明察秋毫、一丝不苟,常常和施工人员挣得面红耳赤。
(采空区治理小组成员在采场)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只有砥砺前行。采空区处理现场夏天烈日炎炎,冬季寒风凛冽,但总能见到小组成员手持仪器穿梭于钻机、探孔之间,细心准确地完成每个钻探动作。两年来采空区治理小组累计钻孔23534个,钻探深度达1135744米,相当于从枣庄市到鄂尔多斯市的距离,爆破处理采空区160余次,排除了采场中的一个个“隐藏的地雷”,实现了安全操作“零事故”,守护在公司安全发展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