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看似普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天气逐渐转凉转冷,为方便职工喝上热水,建议添加饮水机或热水器。
“已和工区班子成员讨论,决定购置热水机,解决职工喝热水难问题。”这是枣矿集团柴里煤矿运搬工区党支部书记周海峰“民情日记”中记录的内容。
(运搬工区党支部书记周海峰的民情日记记录)
柴里煤矿聚焦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安全生产、服务职工群众根本任务,立足“职工盼望办什么、组织竭力干什么”定位,面对面听民意,实打实解民需,积极融合升级“民情日记”,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
柴里煤矿明确“民情日记”主体责任人和民情内容,为各党组织书记、党群科室负责人人手发放一本“民情日记”记录本,以“1+1+N”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结对包保”“民情双访”“四进”等形式进行“一事一记”,广泛开展困难救助、志愿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和定制服务等项目,积极解决基层单位和职工问题诉求、意见建议。
今年共发放“民情日记”记录本110册,并把“民情日记”工作纳入到“同心党建”评星夺旗竞争考核内容,推动“民情日记”工作提质增效。
(温馨服务办理站轮值卡牌)
在规范工作程序基础上,各单位创新思路。选煤厂设立“民情信箱”,建立“民情微在线平台”,开通民情服务“热线电话”。从小事小情、关怀关爱、急事特事入手,巷修工区“六谈五访一疏导”工作法、机电设备科“六个一线”工作法和“三心服务”机制,将民情诉求解决到岗点头面。
各党支部实施“民情日记”站点建设,推行微网格、微发布、微心愿“三微服务”,确保工作推进有序、流程清晰、管理规范、渠道多元,打通服务安全生产和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智惠家’民情日记信息工作平台上看到有许多职工提出对薛城通勤班车路线及站点进行科学优化的建议,于是协同综合办公室、车辆管理中心等部门进行实地路线考察,制定优化方案,解决了城内新入住小区没有班车停靠站点、路线反复时间延长的迫切问题。”
(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并民情日记中记录)
为使“民情日记”向纵深发展,柴里煤矿着力从“线上+线下”三个维度提升转化力,把合理化“金点子”建议征集平台优化升级为“智惠家”民情日记信息工作平台,在基层车间会议室、两堂一舍、工广区域以及厂网岗点安装信息平台二维码卡牌,开通物业后勤“440”热线和金点子“123”热线,发放“民情连心卡”,职工通过手机、电脑、填写建议卡等实现线上线下留言互动,大大增强职工诉求信息提报办理的效率。
建设新能源车充电桩点3个、电瓶车充电站1个,在洗浴中心安装蒸汽发生器,高效治理西部厂区环保问题……柴里煤矿通过基层民情日记记录提报矿层面办理的事项,办结率达100%,切实把“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职工代表到职工食堂检查督查巡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