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浮选入浮工艺改造,将每千克尾煤泥发热量降到700~800大卡,每天可多回收煤泥15吨以上,每年可创效200余万元;进行尾煤泥截粗回收改造,可将中煤产率提高1%左右,将每千克尾煤泥发热量降低到600大卡,每年可再创效200余万元……
枣矿集团高庄煤业实施洗选工艺改造“两步走”计划,从“水”里洗出了真金白银。
(管技人员现场开展“头脑风暴”)
面对今年以来矿井生产环境复杂、连续过断层等实际困难给矿井经营管理带来的压力,高庄煤业以质量精益化管理为主线,从选煤工艺挖潜创效上做文章,将浅槽煤泥水、多余矿井水以及厂房冲地卫生水作为洗选创效的关键,本着“颗粒归仓、吃干榨净、积少成多”原则,进一步升级洗选装备,优化洗选工艺,切实降低了尾煤泥发热量,提高了精煤、中煤回收率,取得了显著创效成果。
“这三部分煤泥水的灰分普遍在40%以上,灰分高、浓度低、量不稳,且粒度不均、流动性强,浮选回收价值低、难度大,以往是直接作为尾煤泥处理,尾煤泥发热量仍有下降的空间。”高庄煤业选煤厂厂长殷宪文介绍。
他们锚定“去煤泥化”目标,成立降低煤泥发热量攻关小组,深入生产现场调研实际情况,针对问题短板开展技术攻关。多次进行浅槽煤泥水、多余矿井水、系统卫生水的流量波动规律、粒度组成、灰分特性、沉降特性测定,经过实验室浮选实验后,确定了浮选入浮工艺改造、尾煤泥截粗改造“两步走”方案。
(管技人员研究改造方案)
细粒物料的分选一直是制约洗选质效的关键。浅槽煤泥水、多余矿井水、系统卫生水里都含有少量细粒精煤颗粒,因为粒度不匀、流量不稳、不能连续给料等原因,以往,这些颗粒无法进入浮选系统进行洗选加工。
高庄煤业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第一步”,组织技术人员展开头脑风暴,最终决定实施浮选入浮改造,在煤泥水进入浮选系统前,增加高频筛截粗处理、浓缩池抽底流处理两道工序,最大限度地把煤泥水中的细粒精煤分离出来,并均匀掺配至重介精煤,做到细粒精煤应选尽选。
“通过高频筛截粗处理,将原来不能进入浮选系统的细粒中灰煤泥筛出来,引进斜管浓缩池,经过浓缩处理后,抽取底流进入浮选系统,确保了减量化、均质化入浮。”该公司选煤厂主任工程师朱守其说。
怎样才能做到“吃干榨净”?高庄煤业坚持“抓细不放粗,西瓜、芝麻一起抓”,迈出洗选工艺改造的“第二步”,进行尾煤泥截粗回收改造。对现有煤泥水浓缩系统进行优化,再次对尾煤泥进行截粗处理,将灰分低的粗颗粒截出、脱水后,作为中煤处理,确保粗粒中煤应收尽收。
“我们持续深耕‘精煤战略’,以智能化选煤厂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洗选工艺,持续深化技改创效,力求选煤效益最大化。”殷宪文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