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煤矿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理念,科学谋划、综合施策,通过竞聘、考核、晋升、让位等举措,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倒逼管理干部端正作风、磨砺本领。
“去年,经过资格审查、集中笔试、面试答辩等一系列程序,我成功竞聘上团委负责人这个岗位。”该矿团委负责人王代智说,不到两年时间,他就从一名高校毕业生,成长为建矿以来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
对优秀青年大学生职工,滨湖煤矿注重“招”更注重“留”,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提质量、三年上台阶的目标,在做好新入职大学生职工“进得来”的同时,积极研究“用得好”的方法,大胆培养使用素质优、学历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该矿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他们成立了“大学生智能运维创新室”“洗煤厂创新工作站”等学习成长平台,进一步激发人才潜能,发挥人才专业特长。
“我们坚持干部能上能下,建立完善管理人员清单化、差异化考评机制,重新修订了27个部门和172个岗位职责说明书,确保岗位职责明晰、职责权利一致、责任落实到位。”该矿党委组织科科长王超说,他们通过履职能力考核和协理员制度相结合,打破岗位“终身制”,2022年以来,对12名管理人员进行免职或降职处理。
他们把民主测评和日常积分考核相结合,对全矿各级管理人员履职能力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运用提醒谈话、职级下调等方式,敦促各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该矿打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晋升通道,从普通职工到管理人员,从一线职工到班组长,凭成绩、凭能力上岗。对全矿61名安全生产专业科室、井下区队的管理(专技)人员进行了岗级匹配。近一年来,先后有31名基层人员走上管理岗位,37名一线职工成长为班组长。
“人才培养不能‘跟风’‘凑热闹’,更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当前滨湖煤矿正处于建设薄煤层‘388’示范矿井关键期,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担负起智能化人才培养重任,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该矿党委书记王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