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生产一线,他勤学苦练、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工作能力,逐渐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设备维护的技术大拿,他就是山东能源2022年度“劳动模范”、枣矿集团田陈煤矿综采一区检修班班长王振明。
十七载践行初心,在一线中成长。“越是面临艰苦的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要干就要干最好。”这是王振明的座右铭。
(十七载践行初心,在一线中成长)
参加工作以来,王振明跟随着师傅,去认识井下各种机械设备,看到全是钢铁部件组成的采煤战线,能在操作人员的手中运用自如,将煤壁瞬间切割成煤块,令他大开眼界。在日常的工作中,他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处理机械故障,一知半解和不懂的技术,在工作之余,他找来专业书籍,潜心研究,同时,通过自学还拿到大专毕业证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后,一个毛头小伙子,凭着一身过硬的技术,当上了检修班班长,还被党支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振明在班组管理上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靠严格的约束力和严细的管理,来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结合班组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安全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班前会制度、职工培训学习制度、班务公开制度、各类奖罚制度等,并坚持严细考核,精细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日清日结分配上做到一碗水往平端,认真按照日清日结制度,按劳取酬,倾向于技术工种,力求公平,公正、合理,并做到及时公开,职工满意,有透明度,职工的出勤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班组队伍稳定,士气高涨的良好工作氛围。
攻坚克难葆公心,在磨砺中担当。他根据借鉴其他兄弟班组安全管理经验和工作实际得来的“严把五道关”工作法,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检修班的现场安全。“严把五道关”工作法,即严把班组隐患排查整改关;现场安全质量关;狠反“三违”关;把好员工安全思想关和业务素质提升关。同时将岗位责任制与“严把五道关”工作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班组安全管理更加健全和完善,从而使设备事故发生率再次大幅度降低。2022年8月,他在排查隐患时,发现两名职工怕麻烦、图省事,少打了一根支柱,立即上前制止,并让这两名职工按规定重新对顶板进行支护。工友们对他说:“就一根支柱,又不会影响安全,没必要这样较真嘛!”王振明坚决要求整改,还对大家进行了现场思想教育。从那以后,这两名职工再也没有违章作业。“其实安全的最大受益者都是咱们井下的兄弟,你对我们严格要求都是为了我们好,无论做什么工作,没有安全都是不行的。”后来其中一名职工这样对王振明说。
在日常工作中,王振明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不动摇,在安全工作中始终坚持从严管理。他经常组织班员,学规程、学案例,谈体会、讲认识。他常说:抓安全工作不要怕得罪人,宁愿听骂声,也不能听哭声,平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只有坚持从严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就是这样,王振明圆满完成了区队上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生产。
创新创效筑匠心,在平凡中坚守。除了处理紧急故障外,他还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致力于设备优化改造和修旧利废,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他还经常带领班组职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他在不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的同时,还把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他带头设计改造的单元支架挪移装置,在原有挪移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改进,在平台两侧加装可调节支架拖移方向的调偏装置,可保证单元支架在调架过程中,不偏离中心线位置,从而减少了调整单元支架角度迎度的工序,每班减少调架工2人,每架缩短调架时间20分钟,提高劳动效率30%,消除了人工调架的安全隐患。此项创新一年可节约创效约20余万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成本,此项改造获得田陈煤矿“五小”成果优胜奖。
这就是王振明,用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本职岗位,带领检修班兄弟,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名矿工的远大理想,实践着一名班组长的炽热情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