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突破是枣矿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保持定力、以变应变、稳扎稳打,以全局的高度擘画枣矿的发展蓝图;以求实务实的作风和枣矿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担当标定转型突破、赶超跨越的行动坐标,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南泥湾、焦裕禄、亮剑“三种精神”,在转型发展的砥砺中改革创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埋头苦干,主要经济指标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成绩,探索了百年煤企转型升级之路。枣矿各媒体推出“转型突破这一年”系列报道, 回顾今年以来集团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务实奋进砥砺前行,转型突破迈出的坚实步伐,展现矿区各产业板块稳健发展的转型变化。
由中兴建安公司承建的枣矿物流园储配煤基地,在十月的最后一天顺利完成“第一工期目标”——成功具备160万吨煤炭静态储备能力,为枣矿集团转型突破注入了新动力。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中兴建安公司立足“在百年枣矿转型突破中展现中兴建安担当、贡献中兴建安力量”,围绕枣矿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工程、重点项目,解放思想、聚力攻坚、踔厉奋战,顺利完成柴里煤矿、蒋庄煤矿两个膏体充填,田陈煤矿、七五煤矿两个井下TDS设备安装,岱庄煤业公司洗煤厂重介系统改造,内蒙古金正泰公司后备区补充地质勘探等重点工程、效益工程、发展工程,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发展答卷。
“坚定不移如期完成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我们说到做到!中兴建安公司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答好转型突破的发展问卷。”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怀宝说。
战胜“不自信”——使命必达
在储配煤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现场,中兴建安公司班子成员常驻督导,压实责任目标,以小节点保大工期;党员身先士卒、头雁先飞,用“湿汗衫”和“泥裤腿”践行使命担当;广大职工群众人心思进、群雁齐追,锚定比争竞赛目标使足力气,掀起一场场劳动热潮……
面对严峻发展形势,中兴建安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奋力攻坚,锚定“建设优质矿业技术服务商、打造一流基本建设企业”目标,以塑造“工程兵打造值得信赖”为己任,奋力书写“卓越中兴、品质建安”新篇章。
该公司以解放思想、变革求新“9+1”务虚会为载体,由内而外进行思想大解放、大洗涤、大蜕变,研究制订一系列保安全、提质量、抓工期、抢市场、严内控的改革举措,以新制度新机制开启“全员营销”“全员品控”“全员保安”“全员提质增效”模式,实现企业变革发展的“制度摩擦成本”最小化,以崭新姿态拥抱市场、迎合市场、融入市场、服务市场。
该公司在工程建设践约履诺上求“破题”,运用一系列“组合拳”,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抢进度、保工期,实施了“主要领导值班带班、分管领导重点包保、机关部门下沉服务”工作机制,夯实了指令传达及时、贯彻落实及时、问题反馈及时、谋划决策及时的组织保障。
大力开展“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品牌创建,明确项目工地就是党建阵地,推动党建与解决发展“卡脖子”问题同频共振。深入开展“六比六争”活动,完善激励机制,各层级制订“比争规划书”80余份,项目部之间、同质工程之间开展“比争竞赛”9项,一季度比“开门红”,二季度比“双过半”,三季度比“攻坚”,四季度比“收官”,紧扣进度节点,掀起比争热潮,保障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消除“不确定”——与时间赛跑
温度、湿度、风力、降水、光照……天气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中兴建安公司注重天气动态应变管理,多措并举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竭尽全力避免天气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金正泰煤矿后备区补充地质勘探工程施工期间,正值年初内蒙古地区乍暖还寒时,中兴建安公司采用关键环节过程管控,克服大风低温天气、施工环节恶劣等不利因素,顺利达成后备区勘探工程提前35天、二采区验证钻孔工程提前7天完成目标。
岱庄煤业洗煤厂重介系统改造工程施工期间,中兴建安公司开展“六比六争”劳动竞赛活动,赛工期、比质量、竞安全,又快又好推进项目建设,在疫情影响27天的情况下,按时实现带料试生产。
西岗香舍里四期工程夏季雨季施工期间,他们实行雨季“三防”升级防控,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每天对基槽周边进行巡检,提前使用雨布对隐患部位进行覆盖,30余台水泵同时工作严防基坑积水,保障了工程在高温雨季快速施工。
“抢晴天、抓阴天,牛毛细雨当好天;月亮底下当白天,晴天一天当两天;冒雨钻空干,没雨拼命干;北风当风扇、大雨当炒面,确保安全是关键!干!干!干!”在储配煤基地八一站点施工现场,一则“施工天时歌”道出了“中兴建安人”克服天时、只争朝夕的乐观态度和豪迈情怀,激励他们朝着工程目标坚定迈进。
“我们只有咬紧牙关不放松、千方百计争天时,才能把‘不确定’变为‘确定’,不负储煤保供的政治重任。”负责储配煤基地八一站点建设任务的中兴钢构公司经理张广军说。
打败“不可能”——时不我待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灵活运用匠心技艺,摸准大地的“脉搏”和“脾气”,将大地的“褶皱”与建筑、设备完美融合,是中兴建安公司这些匠师们的神圣使命。
在柴里煤矿和蒋庄煤矿膏体充填项目施工期间,中兴建安公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将原设计坐落在回填土上的充填泵基础改为从基底生根,有效避免30多吨设备自重带来的回填土沉降风险。同时积极与设计单位对接沟通,建议提前设计钢仓图纸,将钢仓加工与土建基础施工同步进行,有效缩短工期120天。
为解决大孔径钻孔过冒落带、采空区难题,他们探索实施“有机无机骨料搭桥、单液水泥浆带压封堵交替施工”工艺,有效规避了卡钻、坍塌、掉块等钻井风险,顺利通过采空区并成功固管,确保钻孔成孔质量满足充填骨料输送通畅,实现了大孔径工程施工与土建、机电安装工程“无缝衔接”。
“面对施工难度大、进度要求紧的客观实际,我们在施工技术上敢创新、求突破,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中兴建安公司副总经理丁凡刚表示,储配煤基地的工期目标原本是明年3月,后来提前到了今年12月,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工期的“量变”,更是考验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质变”。
他们采用行业领先的施工工艺,在储配煤基地联创站点1号煤棚因地制宜采用“双胎膜相向施工方案”,有效缩短工期近50%;在八一站点运用“大跨度钢桁架滑移施工技术”,将传统方案的“移吊车”改为“移钢架”,形成高空与地面平行施工、同步作业的局面,较传统方案节约工期150天。
两个站点交叉作业的施工力量一度达到1200余人,汽车吊、曲臂车、塔吊、电焊机等各类施工机械设备140余台套——功夫不负有心人,联创站点煤棚钢结构主体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工,八一站点提前8天。
眼下,在储配煤基地、润杨社区、西岗香舍里四期、山西盛隆泰达等数个重点工程现场,坚信“我们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的“中兴建安人”正在转型突破的道路上与时间赛跑,为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而拼搏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