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儿子患病,为给儿子看病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矿上知道后,及时给我们办理了救助,这些年来也始终关心着我们……”近日,高庄煤业公司工会收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
据悉,信件由高庄煤业退休职工张志银书写。12年前,该公司在开展职工家庭情况调研时,了解到他的情况,立即启动精准帮扶救助,将其家庭纳入特困职工家庭档案,及时办理了困难救助,并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都要送上慰问,连续多年从未间断,这让张志银一家非常感动。
一封感谢信,是该公司关注“民声”实情、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他们秉持“职工所忧,我之所思;职工所思,我之所行”的定位,聚焦职工关注的急、难、困问题,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他们始终关注像张志银一样的困难群体,建立“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即时救助、跟踪帮扶”的精准救助模式,创新开展“圆梦微心愿”、“1+1”结对帮扶、“助学+奖学”等帮扶活动,完善了全员参与的互助互济帮扶机制,并将临时性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帮扶范围,第一时间实施困难救济。今年以来,先后为困难职工申办各类救助救济47.32万元。
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前提是及时、准确地了解职工所思、所忧、所盼,他们是怎样做的?
该公司党委书记张广亮说:“有些问题、难题等到职工提出来,工作就被动了。我们用好‘民情日记’等载体,变‘办公室里听反映’为‘走到基层听心声’,以主动作为推动‘未诉先办’,提高职工满意率。”
他们将“民情日记”与“政工帮保”、“1+1+N”党员联系群众相融合,持续完善以日常走访、定向走访为主要内容的“双访”机制,在基层单位建设“职工说事室”“党群连心角”“红色心灵驿站”,想方设法了解基层的困难事、职工的烦心事,切实让职工感受到“我的事儿有人管、我的困难有人帮、我的生活有人关心”。
洗煤厂原煤车间饮水机出现故障,配件没有库存,政工帮保组多方协调解决;矿井静态管理期间,职工食堂人手不足,机关科室人员轮流到食堂义务帮厨;职工外出取快递不方便,“小年高”们提供跑腿服务;职工澡堂更换橱子人力不足,护卫队员们及时顶上……针对职工反映的问题与建议,他们每周汇总分析,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压实办理责任,努力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