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智解“千千结”,蒋庄煤矿为高质量发展装“慧”芯、增“智”气

作者: 尹丽君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06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周省长您请看,这是智能化工作面的集控中心,主要有视频监控、集控操作、数据上传三大功能,正是在这里实现了采煤工作面的‘遥控采煤’。”

11月30日,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来到蒋庄煤矿百米井下3下1007智能化工作面,饶有兴致地听取了该矿“智慧矿山”建设介绍,并现场见证了智能化采煤的远程操作。‍

这正是该矿目前工作的常态,然而,早在几年前的“汗水驱动”时代,矿工劳动强度大、现场安全隐患多、工作效率低等现象曾是困扰矿井发展的“千千结”。

曾几何时,每提及井下采煤工,人们便会想到“煤黑子”。那时候,“煤黑子”采煤着实不省劲。

拿超前支护工来说,在需要进行超前支护的时候,全都是人工来回抬扛单体支柱打支护,一根单体支柱160斤,至少需要2个人来回抬扛,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支护效果差不说,工作效率还特别低。再看支架工,180余架支架一个班需要来回拉移两个循环,至少得3、4名支架工一刻不停地操作支架操纵机构来动作支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那么,如何解决诸如这般的“千千结”?如何又能让矿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我们按照山东能源和枣矿集团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战略部署,自2018年开始探索和实践矿井智能化建设,建成了智能化开采系统、矿井生产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调度通讯指挥系统、AI全视化安控系统等六大智能化系统,为矿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蒋庄煤矿矿长殷宪波说。

2018年以来,该矿已先后打造了8个智能化工作面,原来人多岗多的工作模式早已不复存在,就像周省长到访的3下1007智能化工作面,就实现了远程控制、记忆截割、跟机移架等功能。

随着集控司机在集控室摁下操作按钮,可见400米开外的工作面现场,胶带运输机、桥式转载机、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大型设备顺序启动,在高大威猛的支架间,煤机自动自发地前行,液压支架则随着煤机的方向,跟着它的节奏自动跟机移架,一块块乌金应声而落。

“我们还装备了远程遥控拖移电液控超前支架,只需操作遥控器便可完成超前支护工作,再也不需要职工来回扛单体支柱了。”该矿综采一区区长付清松说。

坐在集控室里把煤采,当年的“煤黑子”成为让人们羡慕的“煤亮子”,通过大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将一线职工从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解脱了出来,从最薄弱的安全时段解放出来,让开采光明的人享受更多阳光,真正实现了体面劳动、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对于生产接续频繁、安撤作业点多面广、提升运输环节复杂的蒋庄煤矿来说,“安全”是管理难度最大、最难把控的环节。

针对此,该矿紧跟智能化矿井建设,依托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与海康威视合作研发了AI全视化安控系统。

“因井下点多面多,安监员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24小时一刻不离地‘盯’在现场。而我们相当于在每一个重要的岗点都安设了一名‘电子安监员’,它24小时全天候站岗,实现了实时监控无盲区,延伸了安全监管触角。”该矿副总工程师张柳说。

该系统刚一上线就成为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工作的得力助手,对于“安全站位不当、行车行人、司机离岗、皮带跑偏”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电子安监员”毫不留情,不仅实时抓拍影像上传至系统,而且还进行现场语音警示、实时弹窗报警,为动态安全监察提供了追责依据。

同时,该矿为每个安监员配备了“井下智能巡检仪”,对于“电子安监员”触及不到的岗点,安监员用“智能巡检仪”对现场违章作业、不文明生产行为以及安全隐患现象,随手一拍,并及时上传至该矿安全问题管理“一张图”信息平台,让各级领导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井下现场存在的问题,为安全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通过AI全视化安控系统静态+安监员‘井下智能巡检仪’动态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24小时全覆盖、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监控网络,为矿井安全管理加上了一把‘智慧锁’。”该矿安监处处长万召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