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日前,集团公司组织40余名基层单位有关负责人赴淄矿集团就非煤产业转型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学习对标,在开启新思维中解放思想,在汲取新经验中激发干劲。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面对枣矿当前非煤发展形势,如何将所学所悟有所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枣矿集团官网开设《学习对标强管理》专题,刊发参加学习对标人员学用相长的优秀体会文章,借助舆论力量引领和带动集团上下为推动枣矿改革转型发展起而行之、拼搏实干。
对标先进提境界 开拓思路谋发展
电力公司总经理 赵强
在淄矿集团考察期间,通过“看、问、学、议”,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启发了思路,感触很多、收获很大,为电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
一
提升思想格局,推动实体转型发展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通过这一次对标学习,感受最大的就是淄矿集团干部职工敢想、敢试、敢干的胸怀格局和远见卓识。对标淄矿集团,立足企业实际,我们在思想解放、体制改革、产业转型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当前,电力行业进入“后火电时代”,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在哪里?最根本的道路是转型发展。电力公司要实施引进民间资本、战略投资、员工持股的方式,推进非煤产业混改,发挥“国有体制、民营机制”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培育壮大电力产业链条,产生“化学反应”,提高经济效益。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技合作,关键技术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悬赏制”等立项和管理方式,筹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打造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企业,集中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打造“拳头”产品,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实体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二
突出科技创新,推动实体产业升级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纵观淄矿集团非煤企业能够优质、高效发展,得益于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双碳”背景下,电力公司要立足实际,抓准电力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电力产业链智能化建设。积极推进智能化矿区电网调度系统建设,通过精准化潮流分析和大数据共享,打造“电网智能大脑”,保证矿区电网安全稳定、精益高效运行。薛城开关厂要稳步推进“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设备感知系统研究,实时对网内电气设备进行“数据体检”,超前化解系统、设备风险隐患,提高电网安全系数。安运公司要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优先方向,培养新能源项目专业化施工团队,大力推进矿井电网新型静态储能基地、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
三
注重机制创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机制是发展的基础,市场是效益的源泉。淄矿集团下属非煤企业遵循市场供求规律的要求,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不断增强非煤企业的市场自主决策和自我发展能力。电力公司要以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以精益运营深挖企业潜能。要抓住枣庄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良好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市场,积极参与整县制光伏建设、售电市场服务等项目,实现地企合作共赢。深化“两化融合”管理,围绕精益成本预算、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和物资管理等方面,按照市场化、精益化规则运行,促进经营管控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内部市场化运行体系和劳动定额体系建设,实现“人人都是创效者,岗岗都是利润源”,确保薪酬能够真实反映职工贡献和劳动价值,用经济考核杠杆激发非煤产业队伍干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