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1+1+N”——柴里煤矿用初心解锁职工的“幸福密码”

作者: 蓝军 志军 清宪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2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编者按:柴里煤矿大力推进“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取得了切实的工作成效。11月12日,柴里煤矿党委书记焦太记在能源集团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暨过硬党支部建设现场会上,围绕“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作了《用初心解锁群众的“幸福密码”》的典型发言。

“群众工作是党的传家宝,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关键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组织职工群众、引导职工群众和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能源集团党委的工作部署,用脚步量民情、用真情问民需、用行动解民忧,做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确保‘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焦太记说。

密切党群关系

“零距离”交流全覆盖

“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8名矿领导班子、131名党组织书记和支部委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包保到支部、党小组或班组;1162名党员与5千余名职工建立全覆盖结对包保关系,做到把脚步踏进区队、踏进班组、踏进岗点、踏进职工群众的家门。”该矿组织人事科科长周国梁介绍。

该矿要求矿班子成员及各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坚持每月至少遍访1次结对对象,在“串门子”“拉家常”中了解基层所需、职工所忧。对走访联系群众中摸排的问题、征集的建议、表达的愿望诉求,一一进行梳理,逐一登记建档,一件一件抓落实。今年以来,仅矿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的党员管理人员,累计走访联系基层职工群众560余人,收集民情信息400余条,为基层和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70多件次。

在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中,该矿党委坚持“结对全覆盖”“走访全覆盖”“保障全过程”,用脚踏实地的初心,加深了党员与职工群众的血脉联系。

转变工作方式

“零距离”办事心贴心

“我们坚持需求和问题双向结合原则,紧盯‘小事琐事’‘急事要事’‘愁事难事’,用为民情怀的初心,让职工群众体会到真心、看得到真诚。”该矿矿长石海波说。

为满足职工诉求,该矿设立“我为职工办实事”服务中心,开通“440”民生服务热线,打造“五分钟服务圈”,实施24小时不打烊服务,还设计开发“智·惠·家”合理化建议信息化征集平台,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全方位零时差联系群众,平台自运行以来,共收到网络留言265条,合并汇总后形成问题清单32条。

“针对党员联系职工反馈的问题,矿党政先后为一线职工及时配备、发放了工作服、工作包、文明包等物品,实行更衣橱、胶靴烘干橱、工作服存放柜‘一卡通’服务,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感。”该矿物业党总支书记张绪森说。

该矿在基层党支部创新开展“先锋日记”“党员积分超市”等特色活动,根据党员联系走访职工的信息,精准帮扶困难职工320余人,发放救济金39万元;每月“双十”日,矿班子成员主动下访,现场协调解决职工合理诉求,一批信访问题由原先通过信访办“中转”变成了联合接访“终结”,有效化解处置历史遗留问题12件次。

提高服务质量

“零距离”服务无障碍

“在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中,我们对于涉及到安全生产、经营管控、和谐民生等方面的问题,能现场落实的立即落实整改,不能现场落实的由部门协调整改,部门不能协调的由矿办公会研究落实,确保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慎友说。

面对职工“停车难、抢车位”的幸福烦恼,该矿党政积极研究规划停车场事宜,今年新增110个泊车位,彻底解决了矿内停车难的问题。

该矿荣达公司机关党员在联系班组时得知,运输设备修造厂因职工集中退休造成人员短缺、工作紧张,对此,机关党支部立即组织开展“我当五天岗位工”活动,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4个月,累计贡献劳动用工720个,节约工资费用10余万元。

“职工食堂伙食好坏和价格高低一直是职工讨论最多、关心最多的话题,我们通过职工满意度测评、邀请职工代表进入后厨巡视,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建议,不断推出质优价廉、荤素搭配的可口的饭菜。”馨膳园党支部书记宋弋戈说。

柴里煤矿全体党员把基层当作课堂,把群众当作亲人,在听民声、解民忧中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基层解决问题,大力推进“1+1+N”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形成“职工有需求、党员有行动,职工有困难、党员有帮助”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