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陈煤矿坚持全员参与、持之以恒、循环提高的理念,将市场要素与精益模块全面对接,建立“全面、科学、可控、统一”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全面预算、全员绩效为引领,以价格为纽带,建立三、四级市场化结算平台,将交易划分为量化收购、承责考核等板块,把内部工序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实现了市场化的横向覆盖和纵向延伸。
“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成立工作专班,确定了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整理部门编码、用户名称和人员信息,边运行边修改,不断完善三、四级结算系统,目前已开展系统录入37家,包括采掘、井下辅助、地面生产、物业后勤和部分非煤单位。”该矿考核运行中心主任王健介绍,他们坚持每天全面调度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各单位按照要求及时录入市场化结算数据,目前累计录入班清班结数据26172条。下一步,将逐步推进导入精益管理模块、可视化图表,实现“量本利、日分析、日改进、日提升”目标。
在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该矿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市场化、精益化的全价值链管控体系。强化预算计划的刚性约束,深挖材料管控、系统优化、修旧利废、人工及采购等降本潜力;注重结果导向,落实节奖超罚,实现协同挖潜,释放降本增利空间;建立考核之考核机制,加大对监管、服务等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力度,倒逼其职能作用发挥。围绕提效降本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严抓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合理配置、设备检修维护、工时合理利用、产品提质提价等关键环节,深度协同管控,提升“四个质量”,杜绝返工浪费,实现提效降本。树立“零废弃”理念,抓好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市场化运作,力求“吃干榨净”、物尽其用,最大限度释放经营活力。
在矿层面
依据“量本利”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定期形成以产量、收入、成本支出、利润完成、现金流量等为主要内容的经营管理简报。
在专业层面
通过市场结算链条,将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一通三防”、防冲管理等精益生产项目,进行货币化管理,纳入市场化结算,实现市场化、精益化融合。
在区队层面
将成本控制中心下沉至区队,根据人工费、材料费、电费、维修费等构成的标准成本,建立提效、节支、增收的盈收自主管控平台,提高工资分配透明度,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减少成本管控责任盲区。
在班组层面
深化日清日结,积极强推班组核算,下发了《关于深化班清班结、强化自主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工作性质分别测定综合单价、岗位单价及项目单价,推行“日分析”效益核算,每日推送产量、材料、电力为主要内容的效益核算表,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在职工层面
将可控材料费纳入班组成本核算,按指标分解到个人,通过“收入-支出=工资”的市场化导向机制,增强全员自主管理成本的意识。
“我们坚持以市场化管理为基础,以精益思想植入和精益管理工具应用为手段,持续完善管理流程和经营机制,实现市场化、精益化管理相互支撑、有机融合。”该矿财务总监张巍说。通过科学计分、规范管理,实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打破区队、班组层级的“大锅饭”,在全矿营造了提工效、减支出、学技能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