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枣矿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奋斗者——他们曾经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扎根矿山奉献光热。从绿色军营到黑色煤海,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以铁的纪律、硬的作风、拼的劲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他们中有技术创新带头人,有安全生产守护者,有急难险重冲锋手……虽岗位不同,却同样闪耀着军人本色与矿山精神交融的光芒。
为大力弘扬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矿山退役军人的风采,特推出“退伍不褪色、岗位建新功”专栏,讲述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生动故事,感受他们将军人本色融入矿山发展的动人篇章。
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最可爱的人”,聆听他们用忠诚与担当谱写的奋斗之歌,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1998年12月,21岁的刘保君怀揣着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告别父母与家乡,穿上戎装成为内蒙古军区司令部警卫连的一名士兵。在部队这片熔炉中,他将青春热血融入每日的队列训练与勤务值守,用两年时光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

军营生涯赋予他的不仅是挺拔的身姿,更有刻入骨髓的纪律性与执行力。清晨五点的紧急集合哨、零下30℃的野外拉练,这些看似枯燥的训练,让他深刻领悟到“令行禁止”的分量。1999年,因在警卫执勤中表现突出、处置突发情况果断得力,他被评为“优秀士兵”,这份荣誉成为军旅生涯中最珍贵的勋章。
2000年12月,刘保君带着“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回到家乡。经过半年系统培训,他入职枣矿集团山家林煤矿保卫科。在这个守护企业安全的岗位上,他始终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巡逻时脚步踏遍厂区每个角落,处理纠纷时坚持原则又不失温度,六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他成为厂区里人人信赖的安全屏障。
2007年,枣矿集团吹响外部开发号角,刘保君毫不犹豫地选择奔赴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区,投身井下安装工作,以“不问苦乐,不问得失”的军人精神直面挑战。
2017年7月,刘保君转战新巴尔虎右旗庆升热力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1月任综合服务队副队长,肩负起运输安全管理重任。他将部队的安全防控理念融入工作,创新推出“三查两测一报备”机制:出车前查车况、查证件、查装载,行驶中测车速、测疲劳度,返程后报备路线。针对“两超一疲劳”等隐患,他带队在矿区出入口设立检查岗,拦截违规车辆230余台次,实现运输安全“零事故”。
18年间,刘保君努力发挥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将赴外开发工作视为一种荣耀,更当作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在同事眼中,刘保君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热忱。驾驶员老张腰椎不好,他特意调整排班表,安排短途运输任务;冬季严寒时,他在驾驶室备上暖风机和防滑链;暴雨天气则守在调度室,逐一确认车辆安全位置。有次深夜,一辆运煤车在国道抛锚,他冒雨驱车两小时赶到现场,和司机一起更换轮胎,直到凌晨才返程。
“一日当兵,终身为兵。”刘保君常说,“部队教会我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应对所有困难的法宝。”从军营到矿区,从警卫员到安全卫士,他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证明: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军人的赤诚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