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枣矿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奋斗者——他们曾经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扎根矿山奉献光热。从绿色军营到黑色煤海,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以铁的纪律、硬的作风、拼的劲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他们中有技术创新带头人,有安全生产守护者,有急难险重冲锋手……虽岗位不同,却同样闪耀着军人本色与矿山精神交融的光芒。
为大力弘扬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矿山退役军人的风采,特推出“退伍不褪色、岗位建新功”专栏,讲述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生动故事,感受他们将军人本色融入矿山发展的动人篇章。
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最可爱的人”,聆听他们用忠诚与担当谱写的奋斗之歌,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他曾是天山脚下359旅的“优秀士兵”,用青春守卫边疆。如今他是岱庄煤业百米井下的技术尖兵,让军人本色在煤海熠熠生辉。李月岭,这位退役老兵,用半生时光践行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将滚烫初心从军营熔炉锻入煤海深处。

1996年,李月岭响应号召入伍,在部队淬炼成钢。他不仅是连获三年荣誉的优秀汽车兵,而且光荣入党,军旅生涯锻造了他“说一不二、斩钉截铁”的担当铁骨。退役后,他扎根枣矿,从普通矿工起步,以军人特有的执着一步步成长为生产技术部主管技术员,并在2023年取得采矿中级工程师职称。




战场虽换,冲锋依旧。 2020年,岱庄煤业迎来首个充填工作面挑战。面对全新工艺设备,李月岭带头组建“创客联盟”,像当年攻克训练难关一样,带领团队展开技术攻坚。面对顶板破碎区域隔离难、易漏浆的顽疾,他牵头研创顶板破碎区域特殊隔离法,为复杂构造隔离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主导研发的“窥视镜”管路观察法、气囊式充填设想等十余项成果,将充填效率由“两天一循环”提升至“五天三循环”,使资源回收最大化,推动公司在2022年5月成功实现双面高效膏体充填开采。
创新不止,步履不停。 他深知双面充填开采担子更重,工作之余常埋首专业书籍,积极探索新技术。他主持、参与科技创新80余项,多项成果被广泛推广,其中《膏体双面全充填开采的研究与应用》斩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3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他领衔研发的“摆动式隔离装置”“安全瓦斯检测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矿用气动顶板锚杆退帽机》获枣矿集团技术创新二等奖。

累累硕果背后,是“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军人血性:“双面充填虽无经验可循,但敢打敢拼,我们就有信心建好全充填矿井的‘好江南’!”
从守卫国土的军营到开采光热的矿井,橄榄绿虽已换成工装蓝,那融入血脉的359旅精神与党员担当,依旧驱动他在百米井下冲锋在前,以一声铿锵的“到”,诠释着退役军人永不褪色的价值与风采——奋斗之志,如山岳不移;奉献之心,如煤火长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