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扎根矿山近30年
矿灯为伴、井巷为家
用实干诠释初心 以担当书写忠诚
从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
到矿井主力采煤队的“领头雁”
他用沾满煤尘的双手
托起了一支高产高效的煤海铁军
以实际行动
擦亮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底色
他
就是七五煤业综采一区区长魏兴军
在“啃硬骨头”中彰显担当
“身为党员,困难面前就得往前冲。”这是魏兴军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扎根一线的真实写照。
今年年初,该公司43下06综采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复杂陷入生产困境。困难面前,魏兴军把“家”搬到了工区,连续一个月未休一个班,白天扎在井下排查问题,夜晚在地面优化方案,硬生生用“连轴转”的拼劲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他带着职工逐台检查设备,逐段优化工艺,针对采煤机运行不畅问题,手把手传授保养技巧;面对劳动组织短板,他根据采场条件重新划分作业小组,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落到实处。职工们劝他轮换休息一下,他却摆摆手说:“机器歇不得,生产等不起,我是区长,更要顶在最前面。”
短短一个月,43下06综采工作面产量稳步回升,不仅成功扭转被动局面,更一鼓作气超额完成季度产量任务。
以“破题招”驱动高效生产
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浪潮中,魏兴军深知“工艺落后就会被动”。2024年9月,在73上09孤岛工作面智能化改造中,他带领团队向“技术壁垒”发起冲锋,用一系列“破题招”刷新了生产效率。

面对记忆割煤工艺段多、支架跟机效率低的难题,他蹲守工作面,反复测试煤机与支架的协同动作,将14个工艺段优化至10段,首创“穿采割煤+三角煤突破”组合工艺,让智能化割煤实现常态化运行。特别是针对两端头8架支架无法跟机的痛点,他提出“端部跟机模式”,通过调整传感器位置、优化程序参数等措施,成功将人工干预率降低50%,跟机架数缩减至4架。
为让职工熟练掌握新设备,他推行“长时检修练技能、短时检修保运转”双模式,组织“师带徒”培训23场,带出12名智能化操作骨干。最终,该工作面顺利通过枣矿集团智能化运行验收考核,生产效率整体提升30%,成为矿井高产高效的“标杆面”。
用“严细实”筑牢安全根基
“干煤矿,安全是天,技能是本。”近30年的煤矿工作,魏兴军不仅守住了“零事故”的底线,更带出30余名技术能手,让“工匠精神”在区队里代代传。

他主导制定《班组安全管理二十条》,将“班前隐患排查、班中过程管控、班后总结复盘”固化为制度,要求班长每日牵头分析安全风险,把责任压实到每道工序。实施“验收员跟班督质量”机制,对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坚决返工,对延点生产的严肃处罚,既杜绝了“疲劳战”,又确保了“一步做对、一次做优”。
他把多年积累的“采煤机故障排除维修”“支架维护口诀”等整理成册,利用工余时间开“小班课堂”,从“换截齿的角度”到“油路检修的细节”,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如今,他带出来的徒弟有的成了技术骨干,有的走上管理岗位,却都记得他的叮嘱:“咱干的是良心活,一丝一毫不能含糊。”
多年以来,魏兴军始终“像煤一样质朴”,用初心与担当,在黑金深处点亮了属于煤矿人的璀璨光芒。近年来,他先后获得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七五煤业公司“十佳科区长”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又被授予枣矿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