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市场行情低迷,成本压力持续承压。滨湖煤矿清醒地认识到,唯有深耕精细管理、深挖内部潜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

他们立足矿井实际,牢树“过紧日子”思想,瞄准全年任务目标精准发力,扎实推进22项降本增效措施,一套强劲有力的“组合拳”在全矿迅速铺开。

降本增效
走进滨湖煤矿设备制修厂维修车间,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维修工万传军手持工具,紧紧盯着刚从井下回收的潜水泵,全神贯注地进行修复工作。在他身旁,一排排修复如新的潜水泵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严阵以待的“士兵”,只等一声令下,便重返井下“战场”。
“一个小螺丝也不会轻易丢弃,省下的,就是实实在在赚来的!”万传军朴实的话语,正是滨湖煤矿降本增效的生动体现。小小的维修车间里,每一份节约的智慧,都在为矿井铺就稳健发展的增效之路。
严格管理

为了将降本增效落到实处,滨湖煤矿制定了《滨湖煤矿物资BPM价值链管理实施意见》,建立起“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的严格管理机制。
“现在大家都练就了‘火眼金睛’,看似报废的零件,在我们手里都能变废为宝。”该矿综掘一区主管工程师房端强拿起废旧锚网,展示着“变废为宝”的成果。
据介绍,仅今年5月份,该矿物资回收价值就达到80余万元,复用价值40余万元。不仅如此,他们还成立回收小组,专门从上井物资、报废设备中“淘宝”。通过零件拆解、精心修复和巧妙重组,一大批原本被判报废的物资重获新生,设备修复率提升了20%。
在用电管理上,滨湖煤矿同样下足了功夫。针对井下排水系统这个“用电大户”,他们推行“避峰填谷”精准用电策略,通过实时优化大型设备运行时段,巧妙避开高峰电价期,仅5月份电费环比降低20余万元。这些看似微小的管理举措,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降本增效的澎湃江河,有效堵塞了资源浪费的漏洞。
降本增效之路,不是被动的“防守战”,而是一场充满智慧与韧性的主动“攻坚战”。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滨湖煤矿正以精打细算的坚定步伐,持续深挖降本潜力,在实现更有效益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