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入职大学生初入职场面临的适应难题,该公司立足服务和引导,创新设立“聚焦”大学生服务中心,提供“入职报到—岗前培训—生活保障”一站式服务,实施“安居计划”解决住宿、通勤等实际问题,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动态跟踪职业发展需求。多部门联合开设“职场第一课”,为新入职青工系统进行涵盖安全规程、企业文化、职业规划等内容的培训,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生活、岗位需求。
针对青年关注的婚恋交友、城市融入等需求,该公司联合地方团委打造“青春有约”品牌活动,组织户外拓展、读书分享会等10余场次联谊活动,开设“青年夜校”提供考研辅导、技能考证等增值服务。
2024年新入职大学生周婷婷表示:“从入职体检到导师分配,服务中心全程贴心服务,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企业的温度。”
为破解青年职工理论与实践脱节难题,该公司推行“双师带徒”制度,为每名新入职大学生、青年职工配备两名导师,一名为技术导师,由所在车间技术主管担任,制定个性化技能提升计划,积极带领青工参与到焦化工艺优化、设备改造等实战项目中。另一名为思想导师,由公司班子成员结对,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充分利用当地“红旗渠”等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筑牢思想根基。
技术导师、炼焦分厂技术主管刘光辉说:“我在单位设计了‘焦炉模拟操作闯关赛’,让徒弟在虚拟场景中锤炼应急处理能力。”目前,该公司已有5名新入职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具备了独立承担车间中控室关键岗位工作的能力。
他们坚持“墩苗育苗”理念,实施“3+6+12”阶梯培养计划,3个月轮岗熟悉全流程,6个月定岗强化专项技能,12个月参与技改工程、产业链延长攻关课题。
为提升新入职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该公司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全部安排至炼焦分厂、发电分厂、化产分厂等关键岗位,参与AI智能配煤、化产二期技改等7项重点工程。
毕业于新疆大学的张阳超,在化产分厂安全员岗位上,提出了“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优化方案”,通过对工艺数据与气体报警信号分析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安全监控效率,使报警响应处置时间缩短了30%。
从“职场新人”到“技术骨干”,河南鑫泰公司用实打实的举措,认真践行“琢玉工程”要求。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深化“精准滴灌”培养模式,锻造更多“懂工艺、精操作、善创新”的焦化专业复合型人才,让青春力量在企业发展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