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煤炭报》《大众网》《海报新闻》等主流媒体先后以“探索充填开采,点燃绿色希望”为题,报道了集团公司探索煤矿绿色充填开采新工艺,致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走出生态和效益双赢的新路径的典型做法。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积极探索充填开采新工艺,推动矿井充填开采技术走向智能化。以成本和效益为出发点,精采细采有限资源。”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宇刚说。
围绕新技术攻关
绿色充填开采是将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现代绿色采矿技术,属于煤炭开采工艺的变革。
近年来,枣矿集团着眼于科学破解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老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幅衰减、“三下”压煤问题突出等瓶颈,将充填开采作为减缓资源枯竭步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基础性举措,在岱庄煤业公司打造了样板式充填工作面。
自2020年9月开始,岱庄煤业公司充填开采系统正式试生产;2021年6月上旬,该公司顺利实现31322充填工作面的回采,累计完成85个采充循环,充填推进256米,采出原煤11.2万吨,充填膏体8.4万立方米,消化处理矸石约8.3万吨。根据地表沉陷观测结果,目前地面控制效果明显,未发现裂缝等情况,地面建筑物得到良好保护。
“由于缺乏建下充填开采的经验,刚进行试生产时,我们职工对充填设备操作、隔离工序不熟练,在充填时间衔接及膏体配比、材料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循环周期长、效率低、消耗大,直接影响了充填开采进度。”岱庄煤业公司综采工区区长高福勇表示。他所在的工区在兼顾生产的同时,负责充填隔离工作。
为了让职工快速掌握新技术,高福勇带队前往淄博矿业集团岱庄煤矿学习。他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围绕充填提效课题开展攻关,从改进充填设备、工艺入手,进一步细化、优化充填施工的各环节、流程及衔接。在保证施工安全、高效的同时,强化技术管理、优化劳动组织,杜绝工程技术失误。每个职工既是采煤工、隔离工,也是充填工、检修工,“一人多岗、一职多能”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尝试全充填模式
2021年8月,岱庄煤业公司完成了首个膏体充填开采工作面——31322工作面的回采和收尾工作。通过不断调整生产组织、升级充填工艺、改造隔离工艺,目前工作面已实现稳定运行。从5天、3刀煤、1个循环到3天、4刀煤、1个循环,充填效率大幅提升。膏体充填开采成为岱庄煤业公司一张闪亮的名片。
2022年初,枣矿集团提出在柴里煤矿、蒋庄煤矿推行绿色充填开采技术,确保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两对矿井各完成充填产量5万吨,岱庄煤业公司完成充填产量40万吨。
按照枣矿集团重点工程部署,柴里煤矿、蒋庄煤矿成立了充填开采工作专班,坚持日调度、周通报、月分析制度,先后赴兄弟矿井学习考察、研究论证,编制了矿井充填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充填开采系统建设方案。
他们坚持井上下一体推进,详细制定了地面充填站、充填车间、储料罐、抑尘棚、除尘系统、充填管路、储气罐等地面充填系统,充填管路、充填支架等井下充填系统的建设方案。各项工程按照节点有序推进。
针对当前充填开采成本增长、充填工序复杂的实际,岱庄煤业公司开启头脑风暴,聚焦全充填开采思维和技术变革,明确实施矿井采煤全充填模式。他们花大力气研究优化膏体配方,研究速凝剂、缓凝剂在充填中的应用。通过改进充填工艺、创新冲管技术、解决管路结构难题,进一步优化充填体系,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枣矿集团将积极推进绿色充填开采,致力于有效破解‘三下’压煤和边角残煤等资源开采问题,走出一条生态和效益双赢的新路径。”侯宇刚表示。